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朱恩典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
        朱恩典
        (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第一中学,云南 宣威 655424)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本文章基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对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出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前言: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当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点内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活动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学会情感表达,陶冶学生的多方面情感为目的,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融入情感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针对于初中生这一教育群体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拥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进行丰富情感表达的一大要素。语文教学课堂拥有了活跃的教学氛围时,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融入到当前所学习的课文情景当中,从而感知文字中渗透出的美妙而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感受。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对课堂教学氛围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氛围的改善这一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方法设计。
例如七年级语文所学习到的《陋室铭》这一篇优美的古文当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内涵。教师可以以情景导入,营造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在历史上大部分的帝王将相中,都有着豪华高贵的官府宅邸,而刘禹锡的一座“陋室”却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为其居住的“陋室”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古文。随后,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诵,每一句都能让学生产生十足的画面感,感受到诗人刘禹锡侧卧陋室看世间千变万化的自在模样,将自我融入到情境当中,感受诗人独特的情感变换。当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读懂、感受到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时,就能够激发起学生进行表达的欲望,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领悟,拥有深刻的感受。
        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内涵丰富的初中语文教材当中,蕴含了许多和情感相关的因素,能够有效地对初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语文学科对初中学生不仅能够进行情感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优秀品质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以“父亲”为本节课程的主要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回忆自己与父亲经历过的种种故事,并且与身边的同学进行分享。

通过对父亲深沉的爱意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本节课文的学习当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同时也能够通过文章的理解学会感恩,学会爱和表达。通过“感同身受”的情感教育学习,能够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需要有效地利用好语文教材中与情感活动相关联的内容,帮助推动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并且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理念,对生活、学习和世界有全新和全面的认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多面陶冶学生的情感
在以往的语文课文教学活动当中,对于日常语文课文朗读的重视度不足,因此,对于朗读的关注度不够高,从而错失了培养学生阅读、朗读习惯的好机会。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就需要从重视课堂朗读活动开始。
例如,八年级语文下册所学习到的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海燕》,就十分适合通过朗读活动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从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首先,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预习《海燕》后的内心想法,并且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随后,让全体学生能够自信、勇敢、充满激情的进行朗读。学生在进行品读过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和课文相对应的问题:“通过朗读过后,你们对海燕有什么样的理解?你们如何形容海燕呢?”学生可以顺利地表达出对海燕的赞美之情,体会到海燕与暴风雨抗争的激烈景象,从而进入到作者的情感空间,产生共鸣。朗读课文,能够更加高效的帮助学生体验文章中多变的情感,在课文的朗读过程当中,学生通过自己发出的声音,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能使其感受到真实的内心体验,对课文中所出现的情感内容有了更深的共情。在不断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能够养成朗读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也能够更加自信,在朗读过程中尽情的进行情感的释放和表达,为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之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教育大环境下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改革。通过适当的情感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使得每位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感知善良和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光羽.品读诗词  由象入境——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35-37.
[2]冯秀东.人教版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情感教育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9(32):32-33.
[3]何兴国.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67-69.
[4]郭春泉.小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9(24):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