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徐慧琴
[导读] 小学语文是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增强学生的语言沟通、
        徐慧琴   
        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勐混镇中心小学,云南省 西双版纳自治州 6662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增强学生的语言沟通、理解能力,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极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对此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教授学生学习书本中的知识点,还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形成。由于小学生认知尚未成熟、年龄也比较小,在教学中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常常会出现溜号、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的不良学习习惯,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一些适合此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教学方式上,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还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教学方式过于老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效率、质量的提升。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是比较重要的,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未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不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甚至还会放弃学习,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小学生注意力的不集中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小学生的年纪普遍都较小,好奇心强是孩子们天性,在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移到其他新鲜事物上,如果学生的注意力长期不能集中到教学活动之中,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也比较有限,这就导致了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学生也无法发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停滞不前,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轻松且愉悦的教学环境,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六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来说,自身心理方面的好奇心与可塑性都比较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六年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科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且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可将创设情境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教师可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分别扮演文章中的角色,根据文章中的人物特点进行对话,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此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

例如,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在满是星光的夜色里,一名少年拿着钢叉,刺向一匹猹...”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这个场景可播放相应的图片,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让学生能完全融入创设的情境之中。之后,教师让学生分角色阅读,一人扮演我,一人扮演闰土,一人扮演旁白。此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分角色阅读中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情感上的理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传统的应试教学枯燥无趣,这种教学不但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学的要求,还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拒绝采用“填鸭式”或“灌溉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根据六年级学生认知尚未成熟、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六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例如,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探究式问题:“同学们,人怎样死去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人死才是微不足道的呢?”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边阅读边思考问题,在小组合作中由小组长分配每人的任务,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交流中发散他们的思维最终得出正确答案,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多媒体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逐渐应用到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运用电脑制作ppt课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将语文中的抽象知识点以图片、视频、音乐等模式向学生展示出来。此过程不但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还让学生在不同感官的刺激下,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点有着全面的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增加学生的学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例如,学习六年级《古诗三首》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一课,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作者苏轼的生平,让学生对古诗作者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播放关于这篇古诗的小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在讲解古诗诗句时,一边讲解一边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最后在拓展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播放作者其他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可从创设故事情境、小组合作、信息化教学入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最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梅花. 分析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7(2).
[2]张生梅. 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 新校园(中旬刊), 2017(6).
[3]兰秀柏.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0):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