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根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芮点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核心素养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标准。随着教育的逐渐普及,社会对教育的概念也不断深化,这要求教学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基准的智趣教学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针对语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学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平衡发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智趣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目标性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智趣教学
前言: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大多以追求学习成绩为主导,造成了教育者教育目的偏离,被教育者受教育压力增大的现象。在对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时,要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人才。
一、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智趣教学现状
核心素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忽视。“智趣教学”对于教育者来说更是不容易实现的,两者的有效结合是较为困难的。这要求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专业化水平都要不断进步;要求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更需要融合社会各级的教育力量,实施核心素养专业化教育的同时,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阶段教学大多是以识字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课程教育增长语文知识。但是需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等方面的人生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加强素养。即使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就使用较为死板的课堂授课方式,阻碍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知学习,也就没有办法使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机会。
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智趣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潜能
情境教学因为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创新学生的发展性思维。教师应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征,创设有趣的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五年级所学的《桂花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家乡桂花盛开时的奇妙景象。但是学生处于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其思维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有趣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学生的整体性格做出情境设置,如果班级内的学生性格较为活跃,通常呈现跳跃性思维,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花坛附近或学校的绿树旁边进行观察,并以组为单位,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花草树木。针对本篇课文所描述的“桂花雨”的现象描述一下自己所观察到花草树木所呈现出的奇妙景象。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增强想象力,更好地理解文章。但如果班级里学生的性格整体较为内向,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观看桂花雨的相关影片,自己描述出自然景观中所呈现出的奇妙景象。这种在笔尖表达对文章理解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颇为有效的。
(二)合作探究,实现共赢
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不仅能够使学习氛围轻松高效,而且能够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在小学语文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实施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则,对知识进行构建。
例如:在《牛郎织女》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这一课的认知是较为深刻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讲授此篇文章时,需要让学生的“学”成为本课的主导,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如:通过特定的分组方式,对学生进行组员划分,并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中每个小组在课下时间进行排练,在上课时间进行小组合作,演绎“牛郎织女”的情景,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看出每个小组对于此篇文的理解,进而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教师加强对小组的具体指导,这样更加有效地实施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下,加强语文的核心素养。其次,牛郎织女这一篇文章是属于民间传说,但是在现代还是颇具影响力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找一篇民间传说,通过各种形式,如“课件展示”、“演绎”等表现手法在课堂中呈现,让学生扩展思维,达到真正的核心素养教育。
(三)作业训练,提升思维
现阶段的家庭作业通常以纸质的方式呈现,因为针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依赖性较强,不容易形成自主学习的凝聚力。所以教师需要加强作业训练,让学生改正学习习惯、锻炼语文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落花生》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描述了花生的生长状态等,以及父亲教育孩子学习其优异品质的教育性描述。在学习完“落花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与父母探讨花生是怎样生长的。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呈现出落花生生长的前后顺序,自己画一画、写一写,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让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种一些花生,并注意观察花生是怎样生长的。更能够体会文章所描述的花生的优异品质并且在种花生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的乐趣。“除了花生之外,还有哪些作物是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这样的作业布置可以让学生升华自己的思维,让生活融入学习中。在这样丰富的家庭作业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语文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假期时间或课余时间在父母的陪护下,一起游历山间或游历田间,体会田间的自然环境,培养身心智趣。
总结: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智趣教学”环境,并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以达到综合性发展。更需要教师专业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意识的实施核心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万云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73.
[2]拉毛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47.
[3]张淋.部编版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阅读板块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0(09):98-99.
[4]邓杨柳.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