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刍议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严姣
[导读] 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严姣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610043
        摘要: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群文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提升,也能够促进学生以阅读能力提升为基础的其他各科目的学习。但目前群文阅读在实践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足,广大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边实施群文阅读,一边不断地积累经验,以提高群文阅读的课堂实践技能。基于此,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阅读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阅读经验。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群文阅读要在教学中实现,首先学生要对母语有基本的掌握和认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阅读词汇,掌握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独立运用母语进行阅读并获取重要信息。高中生也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捕获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从所提供的材料里边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其运用于自己想要达到的阅读或表达目标,从而完成议题设定的阅读目标。第二,当前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已经具备了硬件条件,同时大多数语文教师已基本具备将互联网课程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大量的符合议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以实施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以及政府大力鼓励人民群众多阅读,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对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行改革,鼓励学生从单一文章的阅读转变为多篇文章的阅读,甚至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多思考,多联想,争取碰撞出思想与文化的火花。但在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阅读现象是:以单一文章阅读的教学比较多,多文章阅读学习比较少,同时在阅读时受老师主流思想的限制和影响比较大,导致学生没有阅读学习的活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限制了学生语文的想象力和思维。
三、群文阅读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准备环节
        群文阅读对于教师的集体备课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要在教学中设定一定的议题,一般要求一个教研组的老师每人设定一个议题,并就这个议题查找必要的资料,然后将大家确定的议题和查找到的资料集合在一起,以供教学时用。在议题确定以后,教师要对确定的议题进行讨论,以确保议题科学、积极向上,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师选取与议题相关的材料,以及学生从材料中查找必要信息达到议题规定的阅读目标,这些议题材料的选取以及议题目标的设定,都必须具备科学性,需要教研组老师集体商议。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进行多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就得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对语文的世界充满好奇,让学生乐于去了解语文的世界。不仅仅是这样,群文阅读的学习也应该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上,让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和理解不再是语文教学任务,而是一场有趣的积极探索奇妙世界之旅。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保持活力和主动性,积极参与阅读,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互联网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可以为教学提供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所谓阅读,并不是只限于对文本材料的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更多的阅读素材,比如互联网上针对某一话题的评论文章或某一热点新闻的网文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阅读的素材。高中生的心智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对于这群即将迈向成年的群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扩大阅读量。目前,很多高中阅读题目都越来越具有开放性,通过这些题目,教师希望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看到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感。互联网作为一个跨地域、跨时间的工具,可以为教师提供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助力师生“共读共研”
        群文阅读与通常所说的精读和泛读都不相同,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篇章阅读,更不能将之视为随意的课外阅读,准确地说,群文阅读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方式。所谓深度学习,就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效的学习,它既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要有创造性思维的参与,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需要情感参与力、联想感发力、理性分析力和创新迁移力共同生发、交互叠加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作为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呢?创设学习情境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那么怎样创设学习情境呢?新课标的表述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群文阅读应该结合实际生活来教学
        老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一定把握文章的深度和实际性,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生活的影子,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生活,进而让学生更加理解文学知识和人物情感,进一步感受语文的魅力。不仅如此,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寻找美,让学生去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文学美,锻炼发展自己,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得到加强。
结束语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围绕相关主题将课程内容和文本加以整合,而后聚焦并建构课堂教学的过程。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穿梭于不同文本和不同话语体系之间。我们可以将某一单元、某一本书作为素材,也可以将教材内外的相关内容加以灵活组合甚至拓展深化,但相关材料的处理必须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毫无疑问,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吴萍.从核心素养角度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34+136.
[2]孟继荣.浅析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培养[J].汉字文化,2019(24):78-79.
[3]王雯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J].高考,2019(3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