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翟文田
[导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翟文田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中学,甘肃省 天水市 741000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高中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忽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情况。本文主要对目前高中阅读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些实际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视野下,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保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执行。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阅读;阅读教学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中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入以及应用,对于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对于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重视程度不高,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欠缺等问题。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材进行思考,熟悉和了解教材的特点,明确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分析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当的解决策略[1]。以下主要围绕着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偏重于知识的讲解,这是传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特点。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形式的开展,能够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读者充分地体会出作品作者所要表达出的情感。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学生无法对于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而教师更多地专注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学生需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陈旧教学理念,不利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2]。
(二)语文教学阅读来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体现出其生活化的特点。但是在实际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连接较少,难以实现高中阅读教学和学生生活的有效融合,也无法体现出社会中的实际生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为阅读素材的重要作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过多的局限性,课本内的内容缺乏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也缺乏对于社会的广泛认知,进一步导致了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并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错误使用多媒体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我国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目前在学校开展的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错误利用多媒体的现象。

学校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但是没有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甚至有些学校还认为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过多使用可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认为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使用图像、影视来代替文字导致教学中的意义降低[3]。
(四)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中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为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教学过程的现象,教师通常会安排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相关的习题练习方面,但是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当少,虽然,目前教学中普遍认为阅读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高中学生更加关注其能够顺利地考上理想的大学。因此,高中语文在教学阅读方面时间缺乏和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比较广泛。
二、新课程视野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解决策略
(一)适当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习效果
        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改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重视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并采取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包括探究式、体会式、感悟式等教学方式,将其充分应用到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这些方式中,表演式教学方式是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并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方向,从而实现对课本内容的有效理解[4]。
(二)实现阅读教学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
        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限制,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扩大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体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对阅读内容中的文字、语句、实际含义和作者的感情等进行整体的掌握。鼓励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主动发言,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四)需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视野下对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提出了充分的要求,需要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真正做好阅读活动,让学生展示出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及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培养成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5]。
结语:
        总体来说,在目前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视野下,需要对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习惯以及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阅读,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24.
[2].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12:89-129.
[3]柏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链”设计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03:375-376.
[4]乔利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05:72-73.
[5]刘玲燕.“发现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2: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