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颖
(辽宁省丹东市站前小学,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只有加大学生的信息摄入力度,才能引导他们输出更加优质的内容。近几年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偏向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让学生多阅读、会阅读、好阅读的目标要求,在这种境况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探索出加强阅读指导有效性的策略,本着用好教材、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原则,从改善环境、渗透阅读方法指导、拓展范围、构建多样活动等几个角度出发,加深学生对信息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加强策略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保持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如学生找不到阅读的目标,随手翻的现象比较常见,在课堂上无法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完成解读任务,更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缺乏浓厚的独立阅读兴趣,处在一种被迫阅读的氛围之下。全新的教育改革中重新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就难以保障学习的顺利进行。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学生阅读,要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并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或者手段改观学生的阅读态度,提升他们的阅读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建立良好的成长基础。
一、推荐合适的书目,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小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因素是材料中包含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故事、或通话、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抵挡不了这些书籍的诱惑,造成了他们根本无心阅读其他类型的文章或者书籍,出现了严重地偏向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推荐书目的过程中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急于想要了解书目中所描述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拓展他们的阅读领域,逐步地引导学生涉猎到更多领域的文章,进而丰富他们的认知,改变他们阅读内容单一性的情况。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中收录了《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等民间故事类的文章,借助“快乐读书”吧这一部分,开展一次自由阅读的活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推荐几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叶圣陶《稻草人》、罗贯中《三国演义》、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东周列国志故事》等,提示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其中的任何一本书或者片段类的内容,在活动课堂上认真地阅读,鼓励他们边读边思考,记录问题,与他人讨论,相互分享搜集到的书籍,让学生处在和谐、轻松的阅读氛围中。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锻炼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改变了传统阅读指导中教师压迫性教学的模式,和学生处在了平等的位置上。这类型的活动中,师生之间毫无负担地焦炉、探讨,共同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深入,增强了他们的阅读领悟能力,推动了学生阅读主动性的提高。
二、实施恰当的评价,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
有句话讲人不激不奋。在阅读方面,小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点评,如果缺乏了点评部分,他们不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阅读方面是否正确、信息搜集是否精确等,他们非常容易迷失方向,或许还会陷入到阅读误区中不可自拔,所以教师的点评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面对五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非常清楚自身的阅读水平,对待不同的学生需要给予恰当的评价方式。比如在阅读心态上面,有些学生对自己极其不自信,,明明想法很好却不敢表达,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赏识的眼光去面对他们,肯定他们的想法,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变得自信起来,激发出他们更多的潜能。而对一些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来说,就要选择能帮助他们平心静气阅读的方式,引导他们放平心态、认真阅读、虚心请教,端正他们的阅读态度,使他们能自觉地改善不足。
又如在阅读质量方面,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读了多少数量的文章,却忽视了自己获取了哪些信息,有些学生过于注重阅读速度,放弃了追求质量。教师则通过随机抽查、书面提醒等多种评价形式,增强学生注重阅读质量的意识,消除他们不良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真正地把阅读当回事儿,既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数量,又能提高阅读质量,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有序地进行。
三、开展多样的活动,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
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方面有自己的认知,有些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浓郁,能保持长久阅读的习惯,有些学生则采取断层式的阅读方式,需要时才会阅读,不能保持坚持阅读的行为,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降低学生阅读的枯燥感,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来刺激学生,在不同时期开展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保障学生涉猎范围够广、阅读数量够多、阅读效率够高,从而促使学生多元化、多角度地阅读。比如在班级内设立读书广角,每周放置一本好书,提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学生也可以自己搜集相应的书籍资料,利用休息的时间去阅读,但规定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去阅读,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和辩论,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理解的部分,其他知道答案的学生可以举手解答,这样就触发了学生之间的探讨和质疑,营造出了良好的阅读分享和辨析氛围。又如提前告知学生要在班级内进行一场“一站到底”的知识竞赛活动,先由教师出题,学生抢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则可以设置题目,最后能难住所有学生的提问者获胜,这样的活动不限范围,既能了解学生近期的阅读情况,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验,激励着他们及时弥补不足,扩充阅读范围。
四、渗透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只有采取了正确的阅读方式,并且完成了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阅读活动。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真正地用好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慈母情深》这一课的讲解中,先让学生通读这篇文章,要求学生说出阅读之后的感受,讲述自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些学生说出了对某一段落的理解,有些学生则从整体的角度表明了自身的观点,并且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了深入解读。这样就提供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锻炼了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他们的思维动向,为下一步地解读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可以更好地带领学生解读这篇文章。再如每单元的略读课文中,要求学生运用速读的方式,快速地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提示他们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并进行自主处理和消化,再运用批注法,将不理解的字词句圈出来,进行集中式地研读。通过渗透指导不同的阅读方法,提示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灵活运用,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能力。
总之,指导小学生高质高量地阅读,需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督促,结合他们的阅读实际情况来判定指导策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时刻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中心目标,重视阅读指导,不断改进和探索有效的指导策略,想尽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增强他们的信心,以期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这项工作艰巨且漫长,需将学生的阅读情况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阅读指导计划,这样才能让学生读得开心、读得真诚、读得用心,高质量地完成阅读指导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伟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散文百家(理论),2020(06).
[2]靳正文.小学语文加强阅读指导教学模式的相关分析[J].教师,2019(12).
[3]严丹琦.加强阅读指导,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高效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1).
[4]王晓轩.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