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宋君
[导读] 写作能力影响着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排除任何干扰因素,
        宋君
        吉林省集安市实验小学  
        摘要:写作能力影响着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排除任何干扰因素,深入探究作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写出有质量高度,有思想格局,有情感渗透的好文章。作文训练要从细节着手,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实物本真特征,用恰当的词语、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进行语言、段落的组织,完成内容有深度,段落层次清晰,主题鲜明有内涵的好文章。要努力引导小学生正确善思、善写,通过写作积累习作素材,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补齐短板,确保写作素养得到最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策略
        1小学语文作文训练出现的问题
        1.1小学语文写作缺少真情实感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小学语文作文中明确规定写作要真情实感,这明显与实际的情况不符,不仅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形式化十分严重,很多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很多作文的表达技巧,但是始终不能够将真情实感融入作文中。
        1.2教学缺少示范
        小学生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能力的提升大部分都是通过模仿才学到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视野也更加广泛了,他们开始进行独立的思考,这使得部分学校开始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质疑,所以,教师需要做好示范教学工作,及时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从而使学生更加信服教师的教学。
        1.3作文与生活之间缺少了联系
        写作就是将头脑中的知识素材进行加工处理,通过语言技巧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叙写出来,倘若作文与生活脱离了联系,那么学生的作品将会变得没有生机。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小学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也仅仅只能够在教室内进行练习,从而使得作文失去了活力。
        2加强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策略研究
        2.1结合学生作文需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化素材
        在写作中,具体的素材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教师指导学生将生活作为写作素材,不仅可以让作文更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可以让学生言之有物,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和交流生活的细节,不断积累各种作文素材,奠定写作的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落花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花生的情感,并让学生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分析生活中有哪些相似的例子,如白杨树的精神、太阳花的精神等,并与同学交流、合作、探究,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实现积累生活素材的目标。


        2.2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要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单靠上好语文课还不够,除了读一些作文选外,还要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财富的源泉。不管是报纸、杂志、天文书、地理书、历史书以及故事会,只要对写作有帮助的,都要引导学生认真翻阅,取其精华,积累词汇,收集材料。每次写作文,我都引导学生把精炼的句子,丰富的词汇和收集的材料贯穿于写作中。当场又把写得较好的同学的作文选几篇读给大家听一听,再让学生跟自己写的作文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差距,相互取长补短。
        2.3加强对学生自由思维的培养
        在写作方面是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发展,才能进行后期写作的更好创新。因此对于小学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地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使用相应的修辞的教育指导,进行学生思维方面的拓展与创新,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更加好的教育和引导。不仅使得学生在后期的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更好的语言表达,同时使学生在写作时也培养了非常好的心理状态,通过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写作内容进行修饰表达,会产生一种写作方面的自豪感,由于对于自己所表达的事物进行了相应的修饰,用优美的语言进行了语言的表达,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力。同时对于学生的自我思维的发展也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在写作时对于思维方面的加强指导,也可以使学生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理解方面有更加多层次的思维考虑,使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2.4关注社会热点表露真情实感,全面完善小学生的写作素养
        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写作教学上体现得很明确,也很具体,离开生活谈写作、谈教育都有些不切实际的。针对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更应抓住生活这一本真,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出发点,通过生活热点触发写作灵感,通过参与体验感知社会真情所在。学生只有把生活热点写得真实、剖析得透,读者就会深受触动,就会与作者产生文学欣赏和社会真情的共鸣,全面完善小学生的写作素养。比如,在写人作文训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中,结合今年全民抗击新冠病毒案例,为学生拟定“寻找最美逆行者”习作题目。学生通过居家学习、网络了解、新闻感知看到身边各行业无数英雄踏上抗疫之路。学生在习作中写到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职务的逆行者践行者一种精神、一种理念———灾难面前有我,必胜!很多学生通过抗疫的细节画面表露出对逆行者的敬爱。无论是没日没夜奋斗在病床前的医务工作者,还是指挥抗疫工作的各级领导,亦或是运送物资的司机和装卸工,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都是我们人生起航的领跑者,从学生作品的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品牌。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写出来的文章最能表露真情实感,全面完善小学生的写作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作文训练方法的创新应用。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从而解决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没思路等问题。相信随着各种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有一个很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克伟.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学周刊,2018,13(13):131-132.
        [2]王勇圣.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重要性[C]//向导-教育导刊.2018.
        [3]赵建华,田艳琴.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的提出[J].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2011,000(002):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