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文祥
[导读] 新课改是我国教学领域几年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达成实际教学目标
        李文祥
        临朐县东城街道兴安小学    262600
        摘要:新课改是我国教学领域几年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达成实际教学目标,必须要着重思考当前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与思想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文章将基于新课改趋势思考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望为实际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思考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小学生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发展现状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积极性仍不高,成就也不明显,新课标的精神贯彻得也不彻底,因此没有做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严重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巧借多媒体,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小学生们年纪小,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十分有限,更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无法给学生们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十分单调、枯燥,效率不高。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应用多媒体,营造利于学生们学习的环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传统的以教师板书的方式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播放有关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们观看、欣赏,并让学生们说出看到了什么。在讲到黄山奇石时,我让同学们抓住其中比较典型的几处景点来介绍,并用多媒体图片演示讲解,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同学们讲得非常认真。在同学们说出自己感受的过程中,我还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又如,我在教学《朱德的扁担》这一内容时,我还借助多媒体剪辑了相关电影视频,并收集了一些历史图片资料,在上课时播放给同学们看,并综合文字讲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至关重要。为了高效开展教学活动,语文教师更应重视情境的创设,要积极利用情境要素,包括图像、影像、音乐等等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因素,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此外也可以利用演绎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加深体会。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思想呈现出形象化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方式往往倾向感官认知,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学生这样的感知特征去引导学生。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当中的不同角色,教师可以适当加入音乐,以及环境背景去引导学生,通过学生对于角色,对于情节的揣摩,对于环境的感知去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三、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团队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进一步的发展,小组探索学习的方式越来越重要,甚至在整个教育世界也越来越重要。由于这种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研究他们的活动,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表达方式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和效率,从而促进学习过程。

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在考虑到不同课程情况的情况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讨论,自主提出、重新思考和解决问题。或者,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方式,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智慧,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不仅给人的印象是学生加深知识,而且促进团队合作,从而当学生们在小组发言时,鼓励同学们积极了解同学们的问题和补充。利用一群学生的优势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四、使用互动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教学的课程进度上,并运用教师的理解等价于学生理解的教学逻辑,开展语文授课,并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严重削弱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针对以上状况,教师可以转变原有的授课观念,真正立足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运用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语文思考积极性,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知识,并获得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守株待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互动教学法,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在帮助学生梳理本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在此,教师简要其中一部分对话内容。教师对学生说:“农夫为什么呆在树桩上?”生一说:“因为他想等兔子再一次撞到树桩上。”教师说道:“后来农夫捡到撞到树桩上的兔子了吗?”生二说:“没有。”教师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何种启发?”生三说:“我们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而不应该坐享其成。”通过运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语文知识,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
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使学生感到乐趣,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学生。为了在教师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点,尊重学生的地位。教师还进入学生课堂,积极与他们互动,与他们互动,获得学生学习的综合概况。当学生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时,应该耐心地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恢复学习信心,不断克服所面临的问题,突破自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小学语文取得新发展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给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活力。而小学语文是学生形成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就是给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因此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学生的积极配合的还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的新变革新发展,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破除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为之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婧.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49.
[2]游世清.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83-386.
[3]曹云霞.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华夏教师,2019(29):49-50.
[4]成秀丽.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53.
[5]张玉玲.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