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梦
五大连池市沾河红旗小学校(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3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人们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已经开始更加的重视。所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知识与能力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局限于对知识进行灌输,而是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都完成内化,保证学生可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部能力的提升,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的让其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实现路径
引言:核心素养对学生来说有着较为重要意义,其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出全新的育人目标,所以在基础的教育过程中,完成相关的核心素养提升对学生发展有着较好的促进效果。而在当前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是当中较为重要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性质。所以在整体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在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更好的开展核心素养,对此也能够完成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全面提升,而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完成核心素养培养相比较于数学和物理知识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在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综合的使其具有良好核心素养的提升。
1“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分析
在小学的语文知识教学中,为了完成相关的知识的全面传授,应当更好的了解到当前核心素养的整体内涵,对于核心素养来说其即是学生最应该拥有的基础技术,同时也是学生需要长时间学习的技术。与普适性能力的不同,核心素养具有全面的丰富、优化等特点,整个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不仅能是重视知识,同时也要重视有关的能力。整体的学习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态度。关于相关的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第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第三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第四进行整体的人文素养。通过四大素养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得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好的完成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确保学生可以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所谓的核心素养培养,即是在当前的知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具有相关理论知识能力提升,同时也要得到相关能力的全面提升,让其可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针对当前的核心素养培养来说,其包含技术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思维能力,而对于核心素养来说,其具有相关的基础性与综合性两个概念,学生在有关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的能力提升。通过对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能够完成其人文底蕴的全面提升。同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让其相关的学科精神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在实际的知识提升过程中为其日后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其能够综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综合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已经人格。
2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分析
2.1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
作为全新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目标,在当前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全面的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实际的教学工作来说,学校第一应当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式,在语文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确定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校拥有属于自己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知识发展过程中,学生应当对相关的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技术都进行有效的规划,保证其实际的框架都进行良好的界定。
其次在当前的和心素养理念之下,学校的育人目标应当全面的注意一点,实际教育过程中其需要完成整体内容的有效转化,对学生来说在实际的学习课程建设与改革上,将整体的知识内容都进行更好的安排,整体内容的转换上教师要更好的制定相关的转化流程,在此过程中其可以综合的完成浅层到深层的有效转换。所以在此过程中应当进行各种知识能力的全面转换,确保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整体提升,更好的完成其实际能力的全面提升,综合的让其可以符合实际发展需求。
2.2建立“一体多元”的课程结构框架
在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语文课程的结构都要进行全面的把握,让其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当中内容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核心素养的实际培养过程中,传统语文知识学习都是使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其提升的都是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力提升,而对于学生来说,相关的基础能力提升根本无法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教师更应当进行有关的核心素养提升,因此在当前的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好的完成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并且在整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的进行一体多元的课程框架培养,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发展能力进行整体的促进,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提升,同时针对课程知识教育要完成一体化的促进,使得学生得到全面个性化的发展。综合的提升实际教学质量。
2.3实现课程的整合
(1)学科内渗透式整合
在原来的单元基础上,根据原先的主题单元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教学单元。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也可以对不同的教材进行分析,进行跨越式的整合。
(2)学科间的整合
第一,以关联性的主题教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等教学活动可以以单元为统领,以关联性为主题,从而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第二,以综合性的内容来开展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之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使他们的情感价值观也得到有效的培养。
3总结:
综上,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还需要对学生的其他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而要在语文学科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学校根据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去重新规划自己的课程体系;要实现课程的整合。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究[J].张莎.才智.2019(17)
[2]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陈霞.科技风.2019(14)
[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张彦辉.学周刊.2019(14)
诗意地栖居——论小学语文诗化课堂的回归[J]. 石雅荣. 中国农村教育. 2020(05)
[4]小学语文学科“慧语文”网络课程的范式构建与校本实施[J]. 韩学红.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7(12)
[5]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 徐利辉.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