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中心小学 336000
摘要:数学学科是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主要解决手段的基础知识学科.数学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小学生之间深入沟通、思想碰撞、共同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媒介”和有效“抓手”.我现将案例有效教学方法教研心得做一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案例;方法策略
数学学科是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主要解决手段的基础知识学科.实用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探究知识、掌握获取知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遇到的问题.数学学科讲解进程中,学生主体需要经常开展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围绕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开展数学问题的讲解教学活动.数学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小学生之间深入沟通、思想碰撞、共同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媒介”和有效“抓手”.如何选择典型、精确的数学案例,开展高效深入的案例教学活动,已经摆在了小学数学教师的面前,成为需要教师切实有效破解的“课题”.近年来我围绕数学案例式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研究,现将其案例讲解的策略和方法做一简单的论述。
一、案例教学备案
就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的整体模式而言,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备案,从每一节课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出发,灵活选择、设计教学案例。因此,案例教学备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策略是否能够成功实施。那么在现代化素质教育体系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呢?我认为数学教学案例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逻辑性,二是科学性,只有同时具备着两个特征,教学案例才能与数学知识点相结合,深化数学内容本质。教学案例不同于传统数学课堂上的数学举例,案例教学备案必须要从两个主线出发,一是教师的案例准备与设计,二是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们在案例教学备案时一定要将数学课堂的主题与内容大纲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们就教材知识先进性预习,这样才能够让案例教学课堂更加具有适应性和高效性。比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分一分,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就图形的分类教学,我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准备与设计。首先,我从《分一分,认识图形》的教学目的出发,此章节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们具备图形分类的能力,二是让学生们对整个图形体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因此我在备案过程中选择了大量的图形案例,从互联网教学资源上选取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等,并选用了生活中的图形案例,有圆桌,黑板,电视等等,使得教学案例既具有理论元素,又具有生活元素,让学生们能够快速融入到案例教学课堂中,提起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让此案例课堂能够具有较好的教学连贯性,再课前我让学生们就“生活中的图形”这一主题进行充分预习,让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能够很好地贯彻到数学课堂中去。
二、实验探究法,以亲身实践探析提升讲解实效
众所周知,不劳而获的学习心得,其接受对象理解掌握的程度较为浅显,难以在脑海中留存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接受对象动手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有许多需要进行动手实践、实验验证的数学案例,这些案例的有效设置和教学,能够对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考分析能力、观察归纳能力等方面起到深刻的锻炼和培养功效.因此,教师案例讲解时,应充分信任学生,为他们腾留出一点空间的动手实验时间,组建实验探究小组,明确分工职责,围绕目标要求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教师给予必要的讲解指点,以此锻炼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析能力。求出该图形的面积”案例教学中,教师在小学生已掌握的图形面积求解基础上,采用实验验证法教学方式,组织小学生通过实验手段进行解答案例的实践活动,设计小学生自主实验的操作探究过程.小学生群体组建实验小组,借助于已学过的三角形面积求解方法,有的学生提出能否采用将此图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的方法进行求解,其他小学生根据这一提议进行动手分割活动,在对图形进行剪割以及拼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分割后的两个三角形进行拼接正好形成平行四边形.此时小学生意识到求此图形面积时,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公式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对如何解答平行四边形类型的图形有了基本的方法和对策。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随着手机的便捷,网络的覆盖,现在的学生要承受住网络、游戏等各种诱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讲解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以往教学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听得晕晕乎乎.通过案例教学,把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让他们深深体会到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美的所在.
(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有些案例,学生要查阅文献以及各种资料,分析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再用数学的方法得以解决.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的建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会有大幅提升.
(三)增强学生沟通与协助的能力.对于某些较大的数学建模案例,单名学生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教师就需要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集体来完成,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样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他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聆听.
(四)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是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担负着把握教学进度,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发言、归纳总结方法等责任.通过学生的解答,教师会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所在,从而改变教学方法,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因此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们是否能够在小学学习阶段获得较好的数学思维应变力,就数学学科的教学本质而言,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一定要把握这种微妙关系,从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角度突破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限制,让学生们学好数学理论的同时提高理论实际运用能力,有效巩固数学理论知识,实现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宗政.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案例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8.
[2]谢强.以教学案例反思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
[3]高振滨,沈继红.案例教学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