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陶晓丽
[导读] 我国在教育改革事业上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从"双基教学"到"三维教学目标"
        陶晓丽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诸佛庵镇石家河小学,安徽 六安237200)
        我国在教育改革事业上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从"双基教学"到"三维教学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理念一直在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是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幼儿园的学习作为人生的开端,核心素养的注重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推广核心素养教育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幼儿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一些可行性手段。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幼儿教育 手段分析
        伴随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教育要培养学生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而培养能够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核心素养的教育和课程标准被指定的同时,不处于义务教育九年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也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带领下进行教育的改革。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并根据核心素养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力求为幼儿打下全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对幼儿的要求和研究意义
        核心素养要求幼儿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幼儿教育开展也是依据该核心展开,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核心素养要求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进行训练和提升,从而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对幼儿整体核心素养水平的培养,可以给幼儿在日后学习过程中关键能力与核心品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也可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便于切实有效地养成幼儿良好的品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一)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张弛有度,使幼儿身心健康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幼儿需要身心健康的进行生活教学的活动。因此,这就需要校方管理者在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娱乐时间时尽量进行合理的安排,不要让幼儿游戏过多或学习过多的现象,这样幼儿会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思维转化,无法张弛有度的践行在幼儿园中的快乐生活。核心素质要求下,学校应尽量让游戏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让幼儿能够在玩耍的同时学到知识,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避免感受到学习的压力。比如说学校可以在设置课程时安排理论知识课与实践活动课为相邻的两节课,也可以将习题课体育课安排到一起,让幼儿能够进行张弛有度的学习,从而让幼儿能够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成长。


        (二)联系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实验性探讨,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和道德水平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体系,我们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良好的人生观念。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现象与幼儿一起探讨和思考,让幼儿能够进入情境当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正确的方向进行思维的代入和发展,倘若幼儿选择了错误的支路发展,教师也要及时的对他们进行纠正,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以及需要怎么样去做。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以及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变能力,才能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三观。
        比如说在面对“马路上碰到有人摔倒,是扶还是不扶”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中的实例进行分析:比如小悦悦事件中 7分钟内都没有人去扶小悦悦,拾荒人送其去医院却不治身亡,引起社会轩然大波,又或者老人被扶反讹人,最后被警察通过监控证明扶人者清白的事件,让幼儿认识到乐于助人在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和法律体系中,都是被提倡的,让幼儿接受道德的熏陶和修正,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三)根据需求调整教学向和内容,贴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对幼儿来说,他们还不太清楚自己需要去学习什么知识,也不确定自己根本喜不喜欢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作为幼儿的导向者,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全方面的铺好道路,让幼儿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成长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向,依据幼儿思考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为幼儿更好的服务。比如说小班的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但探索模仿能力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用不同风格的话进行交流,让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知识,思考不同工种的区别,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将需要传授的知识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幼儿能够发现生活,并在生活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短小的概念直接进行教学,培养幼儿将概念转化理解的能力,从而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转变教学观念,家校沟通,从各方面促进幼儿身心成长
        当然,为了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良好的素养熏陶,家校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家长和老师认为只需要做到自己的事就完全可以促进幼儿的核心素养的提高,但是实际上自己对教育的思想认识可能是片面的。学校通过沟通,可以让家长了解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完成对幼儿习惯养成的督促, 家长通过跟学校的沟通,也能够了解学校的要求是什么,并且学校希望自己进行哪些方面的诱导改进,让幼儿能够良好的成长。幼儿的全面成长需要家长与学校配合,二者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身心发展。
        总之,我们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对幼儿的核心素养进行塑造和引导,以幼儿为教学的主体,让幼儿能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刘丽辉. 幼儿园教学中关注幼儿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30-31.
        [2]张晓红. 浅谈幼儿核心素养教育[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