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何波林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维快 速发育的阶段,
        何波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中山中心小学   532409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维快 速发育的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有着不愿意拘泥于固有状态的变革诉求。我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信息技术教育思维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对于语文的认知也更加深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融合

        小学语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由于语文较为抽象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出现困难,也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小学语文的教育创新,并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培养。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死板,不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成为学校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的教育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小学生成长于一个多元文化交织切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学生对于新形式的教学形式更有兴趣,这也就要求老师既要完成原有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发展前提,老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为学生探索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小学语文以更加简单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另外,信息化教学发展也要尊重学生自身的教育主体地位,老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拓展语文思维、增加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教学形式灵活多变,适应学生学习特点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难点不断拓展,多媒体的语文展示更加立体化,尤其对于易混淆、易错的知识点可以进行罗列对比,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性陈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为学生进行讲解。当前小学生由于年纪关系,注意力无法长时间进行集中,传统教学形式往往老师是课堂上的主角,但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常常出现走神溜号的情况。将新媒体技术融入于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提高注意力。
(二)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知识维度
        当前的信息化产业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小学生处于科技发展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事物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科技感,因此将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有利于学生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以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需要老师不断的为学生拓展知识,而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尤其对于不同的解题思路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借鉴其它地区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创意,对于学生开阔眼界非常重要。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小学生语文兴趣
        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应从思想上注重新媒体的运用,在课堂上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三维展示等多种元素进行有效融合,以更加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小学生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是有很强的具象思维能力,老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并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变为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图形面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将不同图形进行变化,给学生更加具有立体化的感受,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自主分析,将不同图案的面积进行有效串联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景,降低知识难度
        微课是近两年比较火热的教学手段,能够针对特定的教学知识点进行简单化的辨析,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对于教师来讲微课改变了传统视频教学的弊端,可以将教学内容重新打碎并整合,体现了当前网络时代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看似更加碎片化,但是是对教学分类更加细致化。对于学生来讲,不必再系统化的了解整个教学框架,只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微课内容,既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也可以有效的巩固课堂知识要点,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重要补充,而且微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现教育融合目标。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参与度
        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以学生更能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引导。对于抽象性的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将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有沉浸式学习的体验,通过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拓展语文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在教育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也可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自主探索分析,将问题留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也能让老师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思路,让师生产生良性互动,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教育行业当中,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小学抽象化的语文知识转没具象化的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内容制定当中,老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谢志军.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0):58.
[2]黄桂荣.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0,17(30):63.
[3]谢玉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0):59.
[4]王晓晶.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34):85.
[5]张玉晶.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读与写,2020,17(35):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