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中心小学44262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教师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快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有繁重的压力,更加轻松愉悦。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成熟,教育也应该跟着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到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手、眼、脑、耳共同接收信息,培养学生语文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能够把多种资源进行整合,然后把这些资源集中在一起,再进行加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增添很多生机,视频加上动画,再加上文字的点缀,使得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语文教学,更愿意学习钻研语文知识。信息技术让教师对于课堂有多种选择,也能够随时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随时反馈,教师可以对课堂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节。让学生能够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繁杂低效
小学语文教学是提倡简洁有效的,应该务实、求实。教师应该把教材处理的简约有效,简约不是省略掉一些内容,而是应该把握重点,化繁为简。所以,教师应该好好运用教材。但教师认为,教材无非就是那些内容,再怎么处理、精简,学生还是记不住。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用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他们只是死记硬背的把知识记住,学习变得繁杂起来,但只是死记硬背,学习效率当然会低。把复杂的内容转化的精简,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遇到他们感兴趣的动画和内容,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让他们把知识都能够消化掉,而不是刻板的记忆,强硬的死记硬背,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简约高效。
(二)教师利用教材不当或无度拓展
很多教师把备课作为一种任务,因此,对于教材,教师开始不重视,认为只要一切跟着教材走就是对的,教材就是权威,教材就是标准。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规范答题,必须按照标准答案进行理解和回答。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变得不敢想,不能想,按照“别人的思想”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让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让教师紧跟时代的脚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让教师成为教材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做“自己的课件”,创造性的运用教材。
(三)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学生难以理解
目前,语文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但仍然存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况,一些内容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比较难懂。但是这些教材内容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所以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想象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通过声音和视频以及动画来展现教材中难以想象的内容。视频和声音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四)教师和学生互动少
许多教师没有深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不够了解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少。语文学科是学生最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能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更容易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语文。教师和学生互动少的主要原因就是找不到适当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就是很合适的互动方式,学生也会更加容易接受这种互动形式。
(五)作业存在机械性
素质教育是希望学生能够成为综合性人才,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作业不仅量大,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重复性内容,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作业形式也很单一,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作业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因为作业的量多而评价简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发布问题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大家都能看见彼此的回答,也能够看见老师的评语,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作业交流。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方法
(一)拓宽学生视野,积累语文知识
语文的学习是比较开放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统一教材中,应该多多延伸相关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就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看到优美的大自然。语文知识需要积累,需要学生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地接触新事物,不断丰富自己。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接触新事物,例如: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色,欣赏名胜古迹的神奇,欣赏历史文物的流传过程。这些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愿意去接受新事物,但是由于他们的身心还不够成熟,所以切身的体会外面的世界是比较浪费时间,比较麻烦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看外面的世界,才能够省时省力更高效。让学生在欢乐轻松的同时,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了解更多的事物,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活动方便等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得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更加丰富有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应该让学生把自己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建立团队合作的意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遇到不能理解或者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可以让学生自行上网查找,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的一套流程下来,学生就会对这样的问题印象更深刻,因为全程都是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整合,再结合学生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讲解。因为是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生会非常愿意的参与到其中来,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分小组进行资料整合和汇报,也可以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交流沟通,共享资源,协同合作。
(三)营造课堂活力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只通过文字讲述就会使得课堂枯燥乏味,让学生不由自主的上课开小差,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的活力氛围,可以放适当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也可以在课前播放视频,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丰富的图片,提供多种多样的视频动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的活力氛围,使得语文课堂不再乏味,让学生能够爱上语文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下,就可以使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迸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四)作业形式多样化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发布作业,让学生们进行自由答疑讨论,使得学生能够和学生、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进行阶段性的头脑风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也能够减少纸质作业客观题批改的工作量,提高作业的批改效率。
三、结语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整合,需要教师的教育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努力掌握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连.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29.
[2]严志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探索[J].求知导刊,2020(20):44-45.
[3]彭志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与方法[J].中华少年,2020(0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