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群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睦岗小学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模型思想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渗透的思想方法之一,它与传统数学思想的不同在于新课改下的数学建模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且不能一蹦而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主动进行归纳、总结,不断积累一些数学经验,并循序渐进地渗透模型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模型进行数学思考的习惯。因此,笔者针对培育学生模型思想、提升其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路径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模型等方面,其中模型思想需要学生透过数学问题的表面来思考问题的实质,探索问题的规律,用图表、图像、框图、数理逻辑等来描述系统的特征及其内部联系或与外界联系的模型,形成具体的系统的模型思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老师要进行高效的备课,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起来,从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引导学生逐渐熟练题型,进而走向较为复杂的题型,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由具体的数学题型转化为数学模型思想。
一、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模型思想必要性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数学模型思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必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数学学科特点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参与程度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样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直观化的图形中,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如此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复杂,而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而数学模型的融入,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化,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这一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模型思想,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足够的思考,对其可行性和实际性进行分析。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4、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思想,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置于具体的情境中,将繁杂的未知数学知识转变为已知的数学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1、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渗透新的模型思想
马扎诺认为,教学的基础学习目标是一种重要的输入体验,需要师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可以理解并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如果能将其与学生己有的背景知识建立起某种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识,而学生新旧知识间建立的联系越多,就越有可能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全班学生动手操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其向右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拼成的长方形长、宽及面积的关系。然后请中等生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最后让学优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要充分调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旧知识经验的正迁移,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建立心智模型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能以此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整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2、注重生活实际和数学教学结合,提高逻辑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思维要求也比较高对小学生的学习水平而言,学生在面对较难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时往往会手足无措,从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毅力这都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推进学生模型思想的养成,应当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将生活实际和模型思想相融合,这对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入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开展观察事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和观察身边有关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事物,以此在模型思想的推动下自主思考,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有哪些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吗?”学生在观察后便会举例:讲台、书柜、书本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活感和亲切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把生活实际和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在模型思想的推动下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渗透模型思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其提供教学的方向,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的完善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样化和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将直观形象与具体抽象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有效融入,不仅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思想和能力,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知识应用能力等,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可通过联系新旧知识点、结合实际生活、完善教学评价等途径,不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任小红.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3):664.
[2]杨柏富.试论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8,(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