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徐金林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徐金林
        河南省固始县番城街道中心学校 465200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小学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也应充分结合本地区学生的生活特点,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确指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开发成为教学资源。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学理应和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就目前而言,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素材依然存在和农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彼此脱离的情况。所以如何立足生活,将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与自身的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便成了当前农村一线小学数学老师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话题。
        1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1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刚开始接触小学内容的时候,一般都是先学习“加减乘除”、对数字的运用以及应用题这几个方面,应用题一般都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供学生更加直观地解读数学题目。在课堂上可以选择分组讨论,让各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互相讨论,通力合作,营造舒适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求知的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1.2小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小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考试中,试卷前面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在最后的大题中设置较为难解的应用题,这些应用题基本上都是考查小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是否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生活情境教学的运用必须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成绩都是有极大的效果。
        2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几点措施
        2.1合理创设情境,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使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果教师不考虑教学目标,只是为了营造数学课堂的气氛而刻意使用生活化素材,那么这种表面化的生活教学就属于伪生活现象。所以教师在数学课上务必要紧扣教学目标创设合理的生活化情境,融入恰当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才能服务于教学目标,具有改革意义。例如在讲解有关加法交换律的知识时,教师就可先引入“朝三暮四”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宋代有一个老人热衷于养猴子,但他家里十分穷困,于是想减少猴子们的饭量,把每只猴子每天8颗栗子减少为每天7颗,又担心猴子们不顺从,就想了个办法,先告诉猴子每天早上都会给它们吃3颗栗子、晚上吃4颗栗子。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计算一只猴子每一天可以吃到几颗栗子,算式1:3+4=7(颗)。但是猴子们认为早上少了一颗栗子,表现得极不情愿,老人看到这个情形就急忙改口,说每只猴子早上可以吃4颗栗子,晚上再给3颗,猴子们觉得早上可以吃到跟以前一样多的栗子,就高兴地在地上打滚。此时要求学生再次计算,算式2:4+3=7(颗)。通过观察,学生们发现两个算式的异同,教师指导他们模仿着写出更多算式,在交流之后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就是a+b=b+a。通过融入故事“朝三暮四”,教师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故事发展中引出的算式就是对加法交换律的直观呈现,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个算式之间的过渡更自然,生活对照鲜明。


        2.2借助多媒体技术,活跃教学气氛
        就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所能使用的教学工具特别单一,这对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激发是特别不利的。多媒体技术属于一种伴随社会前进而出现的新式教学辅助工具,由于其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及教学气氛的活跃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再者,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运用还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所以教师在实施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理应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强化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授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放大和缩小,极其直观和生动的展示0.1m、0.01m、0.001m的由来和相互关系,让同学们深刻的理解小数的意义,为教学增添乐趣。
        2.3开展生活实践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悟数学知识。从而,学生不仅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还有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喜爱之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例如在人教版《位置与方向》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让学生去寻找太阳升起的方向,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辨认出东所在的方向。其次,数学教师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去分析和描述教室、国旗杆、花坛、篮球架的方向,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生活中的方位,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感。从而,学生能够有效地认识到四个方位,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方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4布置生活化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合理布置作业,能够起到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通过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传统的数学作业一般为习题形式,一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学习态度较差,造成知识点的掌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一般为实践形式,在促进知识有效应用的同时能够起到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布置关于统计、测量等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密切关系的作业。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测量方法后,让学生在回家后自己找出生活中的正方体与长方体物品,并根据课上所讲解的知识测出该物体的表面积。可以在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2.5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
        教学评价属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其恰当与否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决定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教师们理应自如下几方面着手,对教学评价体系展开优化: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应将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给予孩子最客观的评价。第二,评价维度多元化。教师们在对孩子的学习评价时,除了需对其学习成绩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进步度等诸多方面展开综合性评价。
        结语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例,加入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把生活跟数学联系在一起。同时,在使用这种方式时,需要注意以教学内容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引入相关生活情境,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在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了解数学的奥妙,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应平.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与探讨[J].华夏教师,2018(35):55-56.
        [2]汪春花,汪秀玲.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