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彦
罗平县富乐第二中学 655815
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去探索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超越别人,非有创新精神不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扬振宁教授说过:“中国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强,而提出问题能力差,因而缺乏创造性”。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美国创造学家雷芬格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因素,在进行创造训练时应考虑思维和情感两方面能力的提高”。创造性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有愉悦感的材料穿插在教学中,引诱学生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同时尽可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学生经常见到的各种化学现象,以及介绍化学知识 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打破学生对创造的神秘感,不畏权威,不盲目崇拜书本,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执著的追求精神,经常把教师本人对问题研究的体验,介绍给学生,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始终置于问题的情景之中。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活课堂。要鼓励学生质疑、想象、标新立异,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萌芽、生长、结果。要表扬那些不迷信教师和书本、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尊重各层次学生的观点、问题,让后进的学生消除对学习的“恐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初中生思想比较单纯,生活阅历比较浅,容易情绪化。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高高在上,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根本谈不上创新。在教学中,我们如果用有趣的问题、反常的现象来诱导学生,学生思维必须活跃。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教师要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二、利用化学史,激发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人们对过去感到自豪,对现在怀有责任感,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化学教学中,应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兴奋感情,下定顽强学习刻苦钻研化学知识的决心。学生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了解,对化学上的重大突破的认识,就能激发起创新动机。
科学既是一种人类的知识体系,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探索过程,而通常的科学方法都贯穿在化学发展的过程中。化学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许多科学家就是从对本学科的历史研究中,开始自己的创造性活动的。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不仅牛顿如此,凡是作出重大贡献的化学家都是善于批判和继承的,学习化学史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使学生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敢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还需把历史引入教学中,讲淸科学发展的曲折性,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很艰险,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必须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要善于继承和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三、联系日常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人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用等都离不开化学,因此,化学教学只有与生产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用中学,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物质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地都有可以观察到的化学现象。不论大到宇宙,小到分子和原子,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无处不存在可以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的问题。例如当前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等。
2、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搭起化学与社会重大事件的桥梁,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身边的重大事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实际问题,如奥运火炬的点燃等。
3、联系生产实际。工农业生产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涉及有机化合物、酸、碱、盐等各类化学知识,为化学知识联系实际提供了又一个重要途径。化学教材中也有很多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如工厂废水、废气的处理等等。
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化学学科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江泽民同志曾精辟地指出;“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创新教育是一种艰苦的探索,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创新人才将在我国茁壮成长,创新教育将取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廖景晓.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 2007, 000(002):167-167.
姚健.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才智, 2010(06):17.
陶二红.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学苑教育, 2009, 000(002):P.42-42.
马恒.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0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