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哈密市第八中学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运用引导、提点和激励的方式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启发,使学生拥有机会和空间去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自主地去了解知识、把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本文以中学化学作为学科载体,从多个角度来讲述怎样在中学化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应用
一、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兴趣好奇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兴趣和好奇入手。比如,教师讲述“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时,不再运用之前的直接将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式讲解的方式,而是从生活的场景或实际问题着手,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氧气是一种无法用眼看见和用手摸到的气体,要如何分辨出其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那存在的浓度是多少呢?浓度的高低会给人体带来不适吗?登山运动员在登山时为什么身后都要背着氧气袋,我们爬山的时候为什么用不到,是因为纬度和海拔的关系吗?我们在做飞机的时候,飞机的舱口会配有一个氧气面罩,如果发生紧急状况氧气面罩就会脱落,这时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就会让旅客把氧气面罩戴好,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系列问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老师把这些化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一些几乎没有被学生意识到或思考过的问题进行提问时,学生求知的欲望越来越高,老师需要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总之,兴趣好奇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在讲述知识的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解密真理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学习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运用解密真理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教材是运用红磷在燃烧前后质量发生的变化来得出结论的,或者是铁钉和硫酸铜发生反应的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出这个规律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试着去改变实验的质量进行研究,比如“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是不是可以换成别的反应,使用“Na2CO3和HCl发生反应”或“蜡烛燃烧”这两个实验来对这一定律进行验证?为什么?思考一下,是不是利用更换实验装置,进而让这两个实验也可以验证这一定律。又如,在进行“红磷燃烧”的实验时,导气管的一端是否可以不接气球?这对于验证这一定律是否有影响?要求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逐一验证,在实验中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红磷的质量是否影响了质量守恒定律?经过不断地改变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物质,或细致观察实验时每种物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
(三)矛盾分析型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所有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在进行课堂学习时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更好地利用事件所具有的两面性,运用矛盾分析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课程的学习时,探究“避免生锈的方式”内容提道:制成合金以及镀边的金属,把防止生锈的油抹在容易生锈的机械表面,把具有保护作用的金属镀在容易生锈的钢铁表面这一系列的方式,在进行各种防止生锈的方式选择时根据该材料具有的特点,同时还需要考虑防止生锈所付出的成本、是否具有较高难度、防锈之后是否有明显的效果等因素。通常是运用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防锈方法,然而这也许导致防锈的效果十分有限。这样的矛盾就是经济投入和产生效果是否成正比的矛盾,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剖析这种具有矛盾性的存在。
例如,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实验材料被替代,实验的条件十分有限等一系列问题。矛盾分析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深入性。
二、改进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善用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探究式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环。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相关提问,驱动学生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想要达到最佳提问效果,就要具备两个特征:有恰当组成结构的问题和良好的提问环境。首先在问题设置上,可以是递进式或者联想式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原子与之前学习过的分子有什么相似点?又有什么区别以及如何进行区别?等等。带动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知识回忆联想,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知识链接,从而搭建知识记忆网。其次,好的问题要存在于良好的提问环境中,如果教师抛出问题,学生零回应,那么再好的问题也难以达到效果所以教师应在教学环境上下功夫。例如,对于长久难以活跃的课堂,设置答题比赛,每周选出回答达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教学改善方式虽然直接,但是可以快速改善沉寂的课堂氛围。
(二)采用小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上文也提到过当前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考虑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这个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因为它能够动员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而且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大家可以相互借鉴,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共同进步,所以化学教学也可以多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化学小组建立之后,教师可从最近的教学内容中布置小组任务,小组成员清楚目标,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也应及时施以援手,帮助小组答疑。以教授化学实验为例,在做“CO2制取”的实验时,学生以思考出制取CO2的最佳方式为目标,小组分工协作,包括:准备玻璃瓶等仪器、准备实验原料、确认实验步骤以及撰写报告等,每人认领一项工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跟紧小组的进程,并在每个小组完成CO2的制取后,点评每个小组的制取效率,评出最佳小组,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向最佳小组看齐,形成良性竞争。
(三)丰富实验教学方法
在提到化学实验时,学生能够联想到的就是布置满仪器的实验室,而实验的过程就是根据教师提前准备好的仪器和原材料,依据书本介绍的方法,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方法不能武断地说完全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很多第一次接触实验的学生对此还是很好奇的,但是这种在实验室完成实验的教学形式难以高频应用,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也难以持续。因此,教师可思考多种形式的实验方法,比如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开展一些创新小实验、趣味小实验或者在家庭里面可以自行操作的实验等,帮助学生开阔实验思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总之,这种课内知识教授结合课外实践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亲近感,又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化学的身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就是为了解除疑惑,知道真相,进而解决问题。立足于此,重视运用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加显著,这种教学观念是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联系教材内容,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对知识探索和分析的意识,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可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凤. 浅析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教学如何开展[J]. 中国新通信, 2020.
[2] 沈淳.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思考[J]. 新作文:教研, 2018, 000(002):P.259-259.
[3] 刘兴伟.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09):P.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