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娟
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836599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设备和智能化已经走进课堂,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质的飞跃,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也能利用其开拓眼界。近年来,“微课”又闯进了教室中,越来越多学校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高中物理是高中一门有难度的学科,在理综试卷中占的比重也很大,很多学生因为害怕物理,拿不到高分,选择学习文科。所以将“微课”引入高中物理的教学,有较大的必要。本文首先明晰“微课”的内涵和特征,再阐述“微课”应用在高中物理中的优缺点,希望能为其他物理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应用
一、引言
高中物理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科分析思维,需要空间想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较强的计算能力,对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但是学生能在充分反复的练习下,来锻炼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现在的课堂大多是智能化的,“微课”的课堂形式也被引入教学中,将“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克服困难,将“微课”利用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微课”的内涵和特征
(1)“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化技术,由互联网资源或教师录制呈现一些5—10分钟的视频,让大家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针对性学习的一种小课堂。“微课”的重要应用和组成内容就是课堂教学视频,它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案例讲解、教学课件等手段,但同时又是一些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的延伸和发展。
(2)“微课”的特征
①课程时间短:“微课”时长以5-10分钟居多,时间太长让人丧失观看兴趣,时间太短不利于系统性的学习。
②主题突出,知识点精准:由于“微课”时长的限制,在录制的时候,老师一般只会讲解一个知识点,主题突出,才有利于学生对整个知识点的掌握。
③传播方式多样且可反复观看:“微课”可以用电脑观看,也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观看,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录制好的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对哪里不太清楚,即可拉回进度条,重复观看,直至弄清楚为止。
三、“微课”在高中物理应用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谈物理色变”,转而学习文科。因为难学懂,考试得分差,使得很多学生对物理课产生抵触心理,加上很多学校的物理老师,讲解的概念和公式都枯燥无味,不能迎合现在学生的心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教师将课前预习的视频发给学生,要求其在上课前观看完,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后,教师给学生留下的作业题,答案讲解分析可以由“微课”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跟着视频分析自己的错题,对每个学生来说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2)利于物理实验的演示与讲解
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实验,但是目前高中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教师直接跳过实验部分,只需要学生会用公式即可,这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理解,理科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实验演示,将视频发给学生,这样具有画面冲击的演示,能让学生对实验结论理解的更加深刻和透彻。比如,打点计时器的实验过程,重力势能的实验过程以及小球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这些实验结论在高中物理中经常使用,也经常考到,利用“微课”的形式,能使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更深刻的体会。
(3)可反复对一个知识点观看,直至弄懂
“微课”与教师课堂讲解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反复观看,在不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复理解,直到弄懂为止。而且在不懂的地方可以标记出来,课下寻求教师的帮助。每个学生不懂的知识点都不一样,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利用“微课”超前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更多的习题,看更多的视频,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就可以针对基础题反复观看,把基础理解透彻后再攻克难题。比如,在理综试卷里,物理是最后的几个大题,前几题是较基础的,有算匀速直线运动的,有算简单势能的,每个题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弄清楚,才能把题做对;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攻克后两道大题,在“微课”上把高难度的知识点看懂,再进行整合,完成最后两个大题。总而言之,“微课”能让不同的同学满足自己的学习进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分题型录制讲解视频
高中的物理题目大多是由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组成的,每个公式都有书中的依据,例如最后一道大题,汇总了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动能等多个知识点,需要将题目中的过程一一分析清楚,才能写出完整的公式,得到最后的答案。物理教师可以针对题型录制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大大减轻了物理教师给每个同学讲解题目的负担。
四、“微课”在高中物理应用中的缺点
(1)导致教师责任心不强
因为有了“微课”,教师就简单的录制视频,甚至直接去网上寻找资源,发给学生观看,就误以为学生已经了解且掌握了。但是学生并没有那么强的自制力,“微课”只能作为课堂的辅助手段,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它。教师依然要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完成任务,做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1],学生在视频中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当面给学生解答。
(2)学生自制力不强,电子设备成为消遣的工具
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叛逆期,加上现在电子设备中的诱惑之大,学生可能在观看物理视频时,转而向游戏出发,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反而还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家长需要起到监督的作用,督促学生完成“微课”的内容。
总结:“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将其合理地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突破重难点知识[2],在物理的日常教学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物理实验的演示与讲解,更能在题目与知识点方面使学生充分的弄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进度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压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教师不能依赖“微课”,依然要负起课堂责任,家长也需要对孩子进行监督,不能让“微课”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范明锋.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9,(A4):147-148.
[2]母德庚.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20,(8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