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艳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 浙江 杭州 3111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要求会比较高,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很多学生听得不是很明白,都是带着一些疑问,课下也很少问老师。因此,我们要打造一个多问的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问、勤问,把问当做一种兴趣,让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显示不寻常的魅力。
关键词:多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学问”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既要学习还要会问,一学二问,不学不问,永远就笨,我们能够感受到“问”是该有多么的重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科技水平的发展,学生问老师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奢望,现在的学生相比以前的学生,在问问题数量上差的太多了,现在学生缺乏一种执着去问问题的精神。有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好意思问问题,有的学生喜欢在课下自己去寻找答案,有的学生不懂的问题就直接自觉放弃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学生竟然对数学课这么的不积极?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听到一句话,就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课讲的很激情澎湃,但是台下学生听得是一塌糊涂,很多学生脸上充满了疑惑,老师在讲台上只顾自己讲课,这样的数学教学课堂,怎么能够让小学生积极的去学习数学呢?
小学数学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就必须要了解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由于他们的年龄还小,思维还不够成熟,考虑问题还是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老师去多引导,因材施教。当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时,老师要多问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有趣的形式来进行发问,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他们遇到的数学问题,久而久之,老师可以将这种发问变成学生主动去问老师,打造一个多问有趣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一、引出生活实例,问出兴趣
新课标内容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根据学生心理来引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这样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去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生活实例中去理解数学。比如在教乘法估算的时候,可以这样引入:班级要买4个笤帚,一把是3元5角,又要买2个拖把,每把是4元2角,如果班主任让你以生活委员的身份去买,你觉得带多少钱才比较合理呢?这就是小学数学的乘法估算。这样的问题一出现,互动性还是比较强的,很多同学会积极的举手来回答,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就问出了学生的兴趣。
二、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来解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举个例子,学校要组织四年级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总共有100人去,要分为三队,每队再分为三组,试问每个组有多少人呢?
一般情况下,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把题多读几遍,这样才会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在题目当中找出一些已知的条件,老师随后会在黑板进行板书,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已经相当活跃了,会很想去积极回答问题,这时候老师可以再继续问学生:已知条件是100人分为三队,每队再分三组,题目是想要我们算出每个组有多少人?我们第一步要考虑的是先算哪些?给出原因,最后再列出算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同刨根问底一样,帮助学生深挖到根部,真正理解这道题目的含义。
按理说,这道题已经解决完成了,但是我们老师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教会学生这一道题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老师可以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解题,学会举一反三,尝试着去找出其他的算法,数学的题目算法不是固定的,会有很多种算法,需要学生去用心研究。
三、要鼓励学生积极的抢答,多问典型问题
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人才往往具有头脑灵活、举一反三的特点,要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出技术性专业人才,就要从小学数学来抓起,不断的去训练他们的头脑灵活和解决问题的举一反三能力。这就要老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把教材吃透,去深挖教材的有利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当学生学到不同的两位数和相同的两位数乘法时,应该如何计算呢?例如:13*11=? 25*11=? 41*11=? 28*11=? 37*11=?这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算的又快又准,往往这时候学生就开始拿出演草本去演算了,老师立马就喊出了答案,分别是143-275-451-308-407,学生们肯定感到很吃惊,这也太快了吧,他们对答案的正确与否表示怀疑,老师这时候可以在黑板上给学生们一一演算一遍,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算题也是讲究技巧的,千万不能埋头苦干。老师可以教给学生速算的技巧:任何一个两位数只要乘以11,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这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十位数上的数字是这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的个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这两位数的十位数与进位的和。当学生遇到两位数乘以11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技巧来速算,减少了很多时间,也降低了错误率,会在解题当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教会学生这些技巧的时候,为了考验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老师可以再出几道题目,比如,14*11=? 19*11=? 29*11=? 38*11=? 48*11=? 学生们都会争先恐后的来回答,都学会了抢答。最后老师可以用几句顺口溜来将技巧总结一下:11乘以两位数,首末两边分,中数等于首末加,多上一位往前进。再举个例子,用9、6、3、1,这四个数字,看看总共能列出几组一步乘法算式,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做出一些提示,如:第一步先要想出看看能够组成多少组,组合成的新乘法算式用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当然,也可以用两位数相乘,第二步再换一下数字的位置即可,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头脑灵活度。
但是,老师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让整个数学课堂都在发问中进行,不然一堂课的时间都得浪费完了,可以让学生问一些普遍同学都容易犯错误典型的问题。老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将说和问、直接和间接、练和说等结合起来,将数学课堂打造的非常精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让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显出不寻常的魅力,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作为老师要先善于问学生,平时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学会多鼓励学生来问,不要打击他们的自信心。通过“问”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将小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转变为将数学变成一门非常喜欢的学科。
参考文献:
[1]沈永玲;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J];吉林教育;2012年
[2]周茂生;从案例看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生成[J];中国民族教育;2013年
[3]康世刚;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