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小学数学教育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马琳
[导读] 数学学习要从乐趣入手,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即要构建知识体系
        马琳  
        常州市香梅小学    213000
                                              

        摘要:数学学习要从乐趣入手,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即要构建知识体系,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将学习内容分解突破,让小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养成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技巧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日后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此阶段的数学老师, 要准确意识到班级中的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能力各异。所以应该努力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培养每个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强化对于数的认识以及运算关系、逻缉思维架构的建立。找到适合每个小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法,是老师需要反复研讨和不断相互交流、改进的重点。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教学  学习成就感  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育的宗旨在于因材施教,不同的学习各体会有不同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数学的教学应注重每一个学习各体的不同,从兴趣和适应能力出发。小学数学更是应该将兴趣教学贯穿其中,引发这个时期小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启迪小学生解决问题,探究数学奥秘的学习热情。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不只是被动的模仿老师的教学内容。发现并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解题技巧,真正学会举一反三,见微知著。最终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了解学生能力

  “知己知彼才能无往不利”,课堂教学想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一样的道理。着先做为教学主体的老师必须对于自己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评估和了解。对于基础薄弱的小学生,要细致引导,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基础好,学的快的小学生更是要“加餐”,要始终让这样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充满好奇,引发新鲜感。阶段性的小测试,是一个很有效的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方法。这个测试可以采用趣味十足的提问形式,或是竞赛形式等,即增强了课堂上的教学灵活度,又不至于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可以全面的了解本班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为老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数据,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尽量避免小学生间的横向比较,以免挫伤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每一个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一个茁壮成长的小树,一块静待雕琢的璞玉,老师要爱护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心理,让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渴望,而不是只有失望。除此之外,老师便是要拿出自己最专业的教学能力,保证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学步伐,确保制定的教学计划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全面了解,因材施教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第一步。

        2、个性化,趣味化教学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即具象又抽象的过程,小学阶段对于数的认识可以是具象的。比如老师可以多举例子,让小学生对于数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而涉及到例如《找规律》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就要学会设计教学方案,而不是千篇一律。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多问”,“多说”,“多设计”。多问,教学不是讲的多学生就能够学会,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多说,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多和学生去交流。其实交流也是一种学的方式。甚至可以是小学生与老师的角色互换,老师问学生讲。讲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思维条理和对于知识的记忆深度。多设计,老师应通过新媒体的教学方式,或是动手制作立体的教学教具,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奥义和变化。也可以与小学生一起在课堂上现场制作,即动手又动脑。经过这样一系列充满设计感的课堂学习,可以让小学生动起来找到要学的知识点,不枯燥,不乏味,不纸上谈兵。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与同学的交流,老师的引导,都可以让每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更大的发展,吸取更多的学科精华。

  另外,老师也可以多多的引用现实生活中摸得着看得见的小例子,让数学在生活中直观化。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是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小问题就是可以通过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的,这样可以让小学时期的学生便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也可以认识到这是个学以致用的科学,从而想要不断的去探索学习
 
        3、让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但更多的应该是源于学习主体的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会注重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以往的教学中,都是老师布置做什么,小学生就模仿着学生什么。老师不说,学生便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产生懈怠消极的学习情绪。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自控能力弱、贪玩,很难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这个时期的老师更是应该在完成固有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多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己学,自己动脑的能力。老师不仅要会监督,还要会引导,教会小学生自己查漏补缺,自己反省学习中的问题。

        结语: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和基础,所以老师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每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找到属于自己有趣的,个性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高效、有效,利于每一位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斌.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J].新课程,2020(43):110.
[2]朱天瑜.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学周刊,2020(28):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