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潘彩兰
[导读] 将数学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改的一个理念,
         潘彩兰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黄柏塬小学 721600
        摘要:将数学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改的一个理念,旨在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所有学生以生活的眼光去对待数学。在如今的新时代,数学知识体系在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常常会有很多有趣的课程,但数学却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又吸引不了学生们的眼球,还经常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上课容易走神、睡觉。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考模式,寻找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
一、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生活化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对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开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理念,让数学的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知识。在学生的眼中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因此,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去理解整合数学的知识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感受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从这些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促进。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数学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案例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们学会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和建构数学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生活。所以,这两者本身就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用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抽象思维水平的发展,更能够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这是一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这种价值,并且积极的推进小学数学的生活化的教学工作。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发现生活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见解,要求教材内容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引入许多与社会相关的内容,融入了许多生活元素,将数学概念转变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数学教师积极发现生活化教学内容,不断将生活引入教材,以教材为依托讲授身边事情,引入学生周边的日常活动。例如,教师讲解“加减法”时就会引入购物活动,给学生举例购物情况,比如:当给你10元钱,那么你去买1支笔1元钱、一个铅笔盒3元钱,4个练习本2元钱,那么学生会算出共花了6元钱,还剩下4元钱。学生从生活去看待数学内容,以生活的方式对待数学,发现书上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加深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


        (二)创设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有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应当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拥有较高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自主找寻到问题的答案。数学教师创设出生活化问题,以问题作为依托,展开数学讲学,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从生活角度探索数学知识,一步步解析教材内容,从问题看出课堂讲授的重点知识内容。例如,教师讲解“测量”这一知识点内容,就会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数学书有多长?”“测量工具有什么?”“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度?”学生自主探索这些问题,找寻到触手可及的测量工具(尺子),先用尺子测量出数学书本的长度,将多人的数学书本拼接在一起,测量出教室的长度,得到教室的总长度为9米,知道如何应用测量工具,不断简化测量方法,从熟悉的环境中探索出数学问题,懂得测量的特点及方法。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
        今天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并且逐渐渗透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多媒体是现阶段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可以更好地为课堂服务,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便利。有时教学所需的生活场景难以在课堂上模拟,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创造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数学课本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而多媒体却可以把这些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通俗,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具体,让小学生学得轻松,从而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对于一些比较贴近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将这些问题中的实际场景进行展示,通过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将数学信息更直观的传达出来,把数学语言变得不再死板,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和学习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四)运用生活化练习,学以致用
        运用生活化练习,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学以致用,就是要合理设计课后练习,要回到生活中去,应改变过去教学评价以数学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学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才能自如的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无法想象一堂好课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诞生的。近几年课改现象很是频繁,新的课改更是提倡师生互动、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教师与学生应该互助,共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教育与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结束语
        总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思考问题,在各个领域都要自己去动手操作,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思想去做出深入的判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意识,让学生以一种数学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做出理性的解释,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凌信.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51-252.
[2]龙志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33):38.
[3]李月意.浅谈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