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正刚
[导读] 兴趣是促使学生完成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杨正刚
        盐边县红格镇益民完小 617112
        摘要:兴趣是促使学生完成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小学数学学科,数学学科知识点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对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进度。在下文,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1 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还要将数学这门学科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于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就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策略。此外,一个人只有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才会全心全意地去做好它,学习更应该如此。小学生多数是听话的,一般是教师怎么要求,他们就会认真地完成,这是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没有的优势。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中,开始接触小数的乘除法。那么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下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学习态度,这样会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努力。如果一节课教师只是喋喋不休地讲一些练习题,都不给学生缓冲思考的时间,这就会磨损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先进行一下思维的指引,后期再教学生做练习题。此外,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需要合理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2 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相互融合
        鉴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够完善,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使讲解更为有效,建议教师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一定的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学习。这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做出改变,摒弃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育。而将生活与知识进行融合,则是让数学的实用性体现在生活中,只有让一门学科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这门学科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他们才会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始了解这门课程。例如,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生活道具来进行教学,比如,香蕉、草莓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使加减法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更加有直观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实践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而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这样能在辅助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合理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动手意愿非常强烈,他们喜欢进行剪切、测量、拼接等动手活动,这些直观的动手操作会促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动手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圆规分别画出不同大小的圆,然后促使学生对其展开直径的测量与圆周长的测量。经过对多个圆直径和周长的测量,学生会发现这些数字中存在一定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语言讲述,学生基本就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当学生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圆周率的探索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探究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进而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展开数学学习。如同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准备一个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准备相应的水,然后引导学生用水将圆柱体装满,再倒出,测量圆柱体内水的体积,然后再用水将圆锥体装满,再倒出,测量圆锥体内水的体积,进而学生就能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出同底等高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关系。
        4 结合实际设计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热情。学生要想在竞赛活动中有好的表现,就肯定会在课下加强准备与练习,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竞赛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口算抢答。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小数、分数、正数等各种数的加减乘除计算,教师可以随机出示若干道口算计算题目,促使学生展开口算抢答。如百分数、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教师随机出示一个百分数,学生迅速说出与其相应的小数和分数等。如分数乘法或者除法,教师同样可以说出若干道计算题目,然后要求学生迅速说出答案。口算抢答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但是由于这个竞赛活动无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随着竞赛的进行,教师可以一边出示题目一边指定某一个学生作答,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较高的专注力。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活动。如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展开综合探究,然后课堂上,学生要选出小组代表,讲述他们小组对内容所进行的总结归纳,教师则结合学生的探究表述以及综合活动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价。
        5 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
        因为学生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缘故,生活上的很多方面家长并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而教师,就是这类角色的充当人。师生之间的感情,往往是十分巨大的,很多时候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存在一定的“把握”,或许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多好,但是他们总能觉得自己学的很好,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一定的吃力,而又不想询问其他的学生,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及时发现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进行数学学习。这些课程的辅导不一定要在课程上进行,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私下学习的时候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并不能一味的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发现他们的进步点,并适当的给予一定的鼓励,让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努力学习。
        6 结束语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改变教学方式、组织合理活动等等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16):242+244.
        [2]纪永丽.论小学阶段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