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吴彩玉
[导读]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教学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
        吴彩玉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旧县中心小学,福建省 南平市 353500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教学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确保核心素养教育可以真正实现渗透到小学教学课程中,应加快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鲜明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因此,要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必须要对教学结构安排和教学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本文主要是针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重点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教学核心素养,本人就培养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并且就教学改革原则进行简析,并探讨相应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一、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成为他们学习道路上的阻碍。同时教学任务因为学生的不配合、不主动,也较难完成。但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新颖的,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当学生拥有学习兴趣以后,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从而促进数学能力提升,有助于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二)培养学生思维创新
        学习数学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而把核心素养渗透到日常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严谨的思维逻辑。与此同时,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逻辑往正确的方向上发展。还能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逻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过运用到所学的全部知识点,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二、基于教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一)在教材中发掘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熟练掌握学习内容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同样关键。比如,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以往的授课方式是老师直接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要牢记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如今在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改革中,老师应向学生演示计算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从根本上让学生充分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相关计算方法,不仅拓展了相关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围绕知识技能训练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主要是以数学公式,定律为主要学习内容,学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将很难全面掌握[1]。为了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学习内容,并且可以正确、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把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方式方法,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训练。以北师大版课本中《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设立情景,比如节约用水,老师以家庭用水为例,提问学生“假如上个月小明家用水4吨,这个月比上个月少用了六分之一,那么小明家这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这样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探究和思考的状态。这时再引出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提高学生数学思想的深度。
        (三)科学的课堂互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之上缺少教学互动,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导致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所以有效的课堂互动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2]。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学工作者主张开放性课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中保持着对学习的渴望和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中《圆柱与圆锥》这一课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学道具或自制道具,在圆锥内装满水或者沙子,然后先抛出问题“用圆锥需要倒多少次才能装满圆柱体”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然后得出结论的同时,引出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与两者直接的关系。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模拟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三、通过培养核心素养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一)对教学课程设计进行优化
        小学的数学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小学数学是今后学习的坚实基础,同时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老师在备课期间应对课程设计进行优化,添加有趣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课堂参与感,学生可以主动的学习,才能够富有热情的去学习数学,能够显著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每当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告诉学生万事开头难,鼓励学生不要惧怕。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中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老师可以提出鸡兔同笼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把未知变已知,列出题目已知的相关等式,然后进行求解。让学生感受到运用逆向思维,复杂的问题也能够轻松求解。
        (三)重视模拟数学教学情境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黑板、板书等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载体,以口头宣讲作为主要的授课手段,与学生缺乏一定的互动性,不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而通过模拟情境教学法,可使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有利于后续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此外,设想各种各样的互动游戏也可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锻炼其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结语
        近些年,对于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可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应从课本中进行深度挖掘,围绕知识技能训练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要注重课堂互动,从课程设计和教学情景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完善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呈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娜.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8):58.
        [2]林梦怡.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落实[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18-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