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菊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 666100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那么,我们如何把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引言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中的不成熟阶段,对于新鲜事物都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生活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自控力比较差,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为了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接纳数学、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年龄较大数学教师的小学课堂上。此外,还有小部分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不能从多角度对学生的数学科目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此类情况亟须改善。
二、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
数学教学不仅是讲授数学的原理和概念,更重要的也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处于小学生时期的孩子更应该借助生活化的情境去学习数学,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数学的一种诉求。在小学的教育中,教师通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便能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能真正地将数学知识根植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意义。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为了小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意义,也才能为小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落实小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等方式为小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选择小学生熟悉的内容,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那么,当小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才能更加自信地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一)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的数学探究动力被充分调动出来。对此,教师要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生活化场景,让学生们投身其中,切实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例如,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这样说:同学们,现在我要给大家玩一个小小的魔术。学生们听到魔术便提起了学习的劲儿。教师左手拿着一个正方体的小木块,右手拿一个正方体的小木块,这时可问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立体图形呢?这时,学生们会回答:正方体。接着,教师可将左手和右手两个小正方体进行叠放,这时再问学生,这又是怎样的图形呢?这时,学生们会回答:长方体。
教师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了解到了正方体和长方体各自的图形特征,使其能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中快速进入到课堂中,与教师互动,探索新知。
(二)利用生活优势,注重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融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合理选择生活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生活素材时,应当有所根据,尽量取正面教材,给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暗示。同时,教师也应当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设计教学形式上尽量采用学生喜欢且受用的方式。数学学习应该摆脱僵化的教学现状,利用生活元素的优势,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稳健地进步,并且尽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例如,在《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工具,如“圆规”,数学课堂上一般也会配备教师用的作图圆规,方便在黑板上画图。教师可以在课上一边教学圆的概念,一边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画圆。圆形有很多特质,非常适用于生活元素作图,根据圆与角的特殊定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利用圆规和三角板,将课本上的概念以图形展示出来。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自主思考,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三)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忽视知识的应用问题给学生的数学知识讲解大多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不但挑战着学生现有的抽象逻辑水平,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改革需要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在新的知识授课过程中就把现实生活中知识,如何应用的情境创设出来学生理解,这些知识会更加容易数学的学习,也会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感。如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注重将这些实际应用的场景搬到课堂上来,例如,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不断地训练夯实,而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让学生摆摊卖东西或者开超市这样的方式来练习计算的话,他们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而且练习的效果会更好,这是一种游戏的情境方式,学生会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不知不觉的,他们数学的计算能力会显著的提高。这也增强了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让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也给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刺激条件。
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表现自我,更能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燕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90-492.
[2]李琳.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探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56-158.
[3]王天琼.关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