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在洲
湖北省仙桃中学 433000
摘要:内化就是吸收知识,并且能够把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外化是把所接受的知识通过某种方式进而表现出来。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是内化的开始,知识的学习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希望从物理层面去认识自然和宇宙,进而对其认识和了解更为全面。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并且通过实践让学生把内化的知识外化的表现出来,从而更好的达到这一目标。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践意识外化 对策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集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那么,如果想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意识与能力,就需要把物理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那么如何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把这种实践意识外化是我们一线教师和教育学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本文基于此展开论述。
一、讲解物理实践历史,以史启人
教育论表示当今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由先辈们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总结出来的,学生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下通过学习先辈们的经验从而得到更为完整的知识。由此,对物理实践历史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在最新的高中物理课本的变革中,也有特别对物理实践历史的学习。在学习实践历史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感受物理实践的经历,探究物理原理得出的过程,用历史来启示学生,提升学生对实践的的意识,进而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1]。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自觉首先学习物理实践历史,自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之后,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基础,扩大物理实践对学生的影响,把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与物理实践历史完美的结合,让学生也认识到科学也不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推陈出新的过程,对高中物理有更清楚地认识。
例如,在“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中”,新课标也提出“查阅史实,知道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对万有引力产生一定程度的了解,感受到这一定律的重要性,进一步意识到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科学定律产生了什么样的重要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实践历史在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培养学生观察意识,从细开始
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需要学生有严谨的态度,有毅力,有耐力。物理学科中的结论不是由一次实验得出的,而是反复操作,仔细观察得出来的,所以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观察力。
而这正是目前高中学生的软肋,那么教师就需要在一次次的学习和实验中学会科学观察,如比较观察法、顺序观察法、整体观察法、重点观察法等。由此,如果教师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机会,为学生组织大量的物理实践活动[2]。
例如,我们以顺序观察法为例,我们在学习“测定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就可以采取顺序观察法。首先,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然后选取合适的电源;其次,观察电流表,观察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观察最小刻度与量程;再次,观察滑动变阻器,观察其最大阻值和额定电流;之后,按要求连接电路,观察开关,是否断开电源键,是否把滑动变阻器滑倒最大阻值;然后,在小灯泡两端并联电压表,并观察量程;最后,观察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数的变化,按照要求读取数据,记录实验数据。按照这样的顺序学生由细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试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三、创设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动手意识
物理是一门科学它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动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在高中物理的课堂上,课堂实操实验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我们在学习到“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把向心力演示仪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由于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变量比较多,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效果,可以设计多个对比试验。首先,先让学生观察向心力演示仪,了解向心力的来源,知道如何把控变量,进而发挥出演示仪的最大优势。由此可以让学生知道,向心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且每一个变量对向心力的影响是如何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此实验过程中掌握“控制变量”、“间接测量”等高中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3]。
四、结束语
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二者不可孤立开来。所以,如何把内化的物理知识通过实践表达出来这也是本文着重在重点论述。首先,通过渗透物理实践历史,以历史来启迪学生,以先辈为榜样;其次,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为学生组织大量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最后,通过创设物理实验,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做实验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当今的课堂教学很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不注重知识的外化,实验表明,知识的外化程度越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更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越好。所以,实践意识的外化一直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一个话题。
参考文献
[1]李未平.浅谈学生问题意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实践[J].新课程·下旬,2019,7(11):194.
[2]王超良.意识 方法 能力——用"模型思维"方法进行高考物理选考复习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9,37(2):61-65.
[3]徐劲松.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高中数理化,2019,6(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