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宜兴市屺亭中学,江苏省 宜兴市 214213)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学生们接触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越发成为重点关注的物理实验许多孩子还是学习没有到位。现在随着教育的改革,一味地采取作业练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成效微弱,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才是现在老师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激发兴趣
前言:按照苏科版物理教材,每学期每堂课都有具体的知识点安排教学,兴趣确实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增加学习渴求度,能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点,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输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兴趣养成。
一、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实验设备投入问题
物理教学实验不是枯燥乏味的,不是仅仅按照书本、按照教师说的一步一步操作流程就好了,而是先对实验基本了解,在理解到位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进行自主动手操作的。而在现实中很多老师为了上课进度,或者实验器材确实昂贵,甚至还有许多的中学,是没有相关的实验设备的,没有条件允许学生自主动手,确实阻碍了学生的兴趣培养。
(二)学生参与度问题
初中的学生处于一个敏感的青春期中,在教学过程中,班风很重要,教师引导整个班级都要有积极好学,积极参与的课堂文化显的尤其重要。目前很多班级还是教师布置相关知识点死死记住,学生没有任何参与感,有可能连含义都不知道,只是记住了一段概念,这样确实不利于长久的学科学习。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课堂兴趣的措施分析
(一)多渠道采用实验道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多渠道利用实验道具,物理学科的教学实验不是只有在完整的实验设备才能做得出的,很多物理小实验是可以学生自己做,甚至自己在家做的。比如教师在讲授《认识火焰》这一章节的时候,通过带上课堂的小道具,让学生了解到火焰的构成,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时,这种小道具仅仅需要一个蜡烛,一根牙签,这样家家户户都有的小道具,在课堂上点燃,让牙签在靠近灯芯处燃烧,牙签燃烧呈现出三个颜色分层,这时候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针对学生不同回答,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最终总结出来,不同焰层的温度不一样,这样充分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学习的物理课堂知识与生活上是息息相关无法分开的。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动手参与过,对于知识点记忆会比较深,而且不会模棱两可。而且通过自己动手试验过,体会到了书本知识来源,真实的感受到了物理实验的乐趣,对于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会大大增强,教师需要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利用手里力所能及的材料探索相关的物理知识。在选择实验道具时,应主要选择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的生活用品,并且学生对这些用品的特征、属性、用途等都有着很详细的了解,就可以采用进行实验或者改进相关实验。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和概念,掌握一些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对相关概念的掌握直接决定了物理学习初中成绩。所以课堂上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概念不是死记硬背的,在课堂上搞懂了知识点的构成原理,对于概念理解学生就显得轻松许多了。记住概念也就更加容易了。
(二)多元教学形式,增加课堂实验互动性
课堂小实验应该摆脱原来的教师照着课本教学,因为物理有很多是小知识点,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就不会是每一个知识点教师都会采取实验教学方式,还是会采用理论的模拟推理,但是进行教学改革,多元化增加课堂实验,教师可以因为简单的做一些小实验,不一定需要到实验室去操作,就在教室课堂上,就可以演练,还可以课下直接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比如选择学生都会有的塑料标尺、教室的小粉笔头或小纸团等小物体作为实验设备,上课时要求学生将塑料标尺的一端伸出桌面一定距离,另一端抵住桌面。将小粉笔头或其他小物件放在秤伸出桌面的一端,按下秤一定距离后放开,这时候学生就会看到粉笔头或小物件弹得很高,改变尺子的按下距离,学生们又会发现小物体的弹跳高度明显不同。多试验几次后,通过比较粉笔头或小物体的弹跳高度与塑料标尺的变形程度,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弹性势能与弹性变形程度的关系。这时候教师再进行弹性的知识点讲解,就会使得学生接受度更高,这种简单的实验活动,即使课下没有教师指导,学生也能够独立的去完成,学生课下的讨论,动手操作等等,也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的欲望,教师只是引导告诉了学生们,物理实验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做,物理知识生活中处处都有涉及到的。由于一些物理概念或知识点比较抽象,或者学生知道的比较少,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或知识点时会有一些困难。在教学中,将学生难懂的概念或知识点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案例或学生能够理解的案例进行比较,可以减少学生理解的难度,加深对物理概念或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结合生活时间场景,探索物理原理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往往不是高难度的探索试验,很多都是了解知识的实验,而很多的常识,学生已然知晓,只是对其涉及的物理知识不明白。教师可以选择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下思考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比如在即将教学比热容的阶段,学生都知道同样的热度,水比铁慢热,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其原因,可以以作业形式让学生多途径找寻相关知识,这样第二天学习时,一定会事半功倍的,在课堂上,一开始教师可以提问昨天布置的思考作业,学生们回答后引入比热容的问题,再次进行学生互动,考查学生了解到哪个知识层面,思考作业不是强制的,可以一段时间后,针对思考作业完成度高的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操作十分重要,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才能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原理,但是物理实验操作要求严格细心谨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而对于引导初中学生激发物理实验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鼓励学生自主动手,积极参与课堂实验,生动有趣的通过实验现象解释物理原理,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实验对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了许多实验,实验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材中的大部分实验是由教师进行的演示性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几回没有演示性实验。由于学生成绩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少增加学生的分组实验,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所以增加学生实验,从数量跟质量都相应提高,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很有帮助。
四、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是具有鲜明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马海涛.浅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69.
[2]竹怀瑞.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111-112.
[3]乔千恩.把握课堂节奏 激发学生兴趣——初中物理课堂掌控力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2):12.
[4]赵全敏.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科技资讯,2017,15(04):176+178.
[5]李维峰.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2):10-11.
[6]马民.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亚太教育,2015(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