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芳芳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 44102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也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标准。需要教师在课堂教授方式上做出改变,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讲,运用游戏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化,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优势,运用数学游戏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实践应用;课程创新
引言:
小学素质教育主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启蒙,其也是一个难点学科,枯燥的理论和难度较高的题目,很容易让学生们打退堂鼓。运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游戏,让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趣味化,促进小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发挥学生童真童趣的积极作用,营造一个适合小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的课堂氛围。
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数学游戏的运用不利于教师管理秩序
数学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难以集中的注意力重新放回课堂中,而这个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要稳定好课堂的教学秩序。但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往往没有约束自己的意识,经常产生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对数学游戏的开展造成很大的难题。因此管理课堂秩序维持好教学进度,本就是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数学这种理论偏多的学科来讲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适用一些需要学生们分组讨论的小游戏,很容易造成部分同学的浑水摸鱼,影响学生掌握课堂知识,降低课堂数学学习效率。
(二)教学模式固化影响游戏课堂的推进
基于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多数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在教学模式中表现着应试教育的特点,虽然素质教育的改革不能急于一时,但在小学阶段要坚决摒弃给学生们太多的压力,避免消磨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弊有利,需要教师们去筛选创新。过多的保留传统教学模式,势必影响着教学进度,给学生增加课后的压力,也并不能保证学生完全听懂这节课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当运用好小学生童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平衡好学习与娱乐的氛围,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逐步发现数学学习的有趣之处,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数学游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创新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小学数学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的模式,因为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信息化的时代导致人才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变快,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做准备。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数学游戏的加入,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的话题更加的深入课堂,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学习的知识印象,从固化的模式中跳出,寻找适合学生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二)数学游戏利于学生掌握与巩固
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对于学生们来说,一度成为难度较大的科目,但实际上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超过小学生们的掌握范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的教学方式,自主发现本节课程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锻炼分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式。除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之外,数学游戏的加入还考虑到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加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元素,增加学生对学习事物的熟悉感,以此来加强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有利于学生们巩固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三、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设置多样化的游戏类型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引用数学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们很少在游戏的设计方面下功夫,导致游戏类型单一和无趣,不能起到引入数学游戏教学的本质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数学游戏的类型,设置不同的目的和解决的方式,与课堂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兴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两分组,运用最简单的火柴棍游戏,摆出不同的图形并观察其运动的规律,发现每一组的图形具有不特定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掌握相关章节知识。
(二)互动类游戏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小学生还处在一个智力能力都在发育的阶段,对于数学这类理论性枯燥的学科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更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求老师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通过互动类型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较快的加入课堂的进度,重新把目光放到数学学习上,并逐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传统的双人取物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很多,其适用于混合运算等多种运算类的章节里,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像报数游戏和火柴棍游戏等都是双人取物游戏的演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利用游戏逻辑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近年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游戏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游戏能够让学生们,更加专注于数学课堂的内容。同时运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将游戏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既能够增加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能够减轻学生们学习的压力,有效培养学生数学的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在压力较少的情况下,更加锻炼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通过数学游戏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用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将不同类型的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中,充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玉标.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2).
[2]薄万岗.关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