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江志鑫
[导读] 许多小学生害怕数学并且不喜欢数学。这种思想对于学习数学来讲是十分不利的。
        江志鑫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中心小学 363803)
        摘要: 许多小学生害怕数学并且不喜欢数学。这种思想对于学习数学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数学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必须要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因此小学的数学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十分的贴近,让课堂教学成为现实生活的再现,从而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数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将所获得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敏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与生活
        在我国早期发布的文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已经明确的表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起来,从而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为学生创造出符合生活的数学学习环境……”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够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知识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如何将数学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简单的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起来。
        一、将生活当中发生的事融入数学
传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通常只是侧重于知识的转移。小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很少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对相应的知识应该什么时候应用更是很少有人去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获取并不能使他们解决问题,而且这样的的教学方式还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的厌倦。教科书只是我们学习小学数学的一个例子,小学的数学教师不能将教学的内容全部依靠于书本上的内容,应该将教材当做是一种辅助自己教学的工具,从中加入生活当中所能够发生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将我们周围的数学带入课堂,将课堂带入生活,例如,在历史上曾经引发过无数人进行探索的数学名题,在当前社会当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例如,在教授“百分比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上课的前一天让学生先收集一些百分比之类的消息,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百分数;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将社会中所发生的一些新闻作为上课的素材。例如:截至3月13日,除湖北省外,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百分比。小学所教学的内容并不能只限于教材上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开发教材的使用方式,让数学不局限于课堂【1】。
        二、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学习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更加注重学生的客观看法。在生活当中能够将数学方面的问题捕捉,并在一次次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逐渐摸索出数学的规律,将在学校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再次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数学问题时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解决。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开始,将小学生们熟悉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当做教学的素材,让以往枯燥无味的数学课能够充满了激情,从而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2】。
        比如我们在进行元角分的知识学习当中,在上课的时候会发现,经常帮助父母买东西的学生,对这方面的认知更加的熟悉,相对来讲内容接受得更快。这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有过真实生活的经验,他们在接受正式的知识之前已经对这部分的知识有了一定认识。

当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再一次的出现相似的内容时便会让学生产生熟悉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进行商业卖买的过程,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充当顾客而另一组充当商贩,让学生们在卖买的过程中了解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对小学数学的知识获得理解,这样才能让小学数学的教育取得真正的成功。
        三、将学生的教材更加的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学者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生活教育的本质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身边无时无刻都充满了数学的气息,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数学的知识。在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经常收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料来教他们数学。就比如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买菜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的同学就会提出生活中遇到的方便面上面的问题,一袋方便面净重110±5克,其中面饼的重量是110克,上下误差不超过5克【3】。
        四、上课时语言的生活化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说话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课的同时让语言更具生活性,是让学生了解数学和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上课的语言进行一定的修饰和改变,但是改变的前提是不能够影响教学的正常内容。
        例如:在我们学习“角”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角说成是角的兄弟姐妹等一系列的生活用语,让学生们更加的拥有学习的欲望,使得数学课堂能够更加的有趣。
        五、课堂练习的内容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育应努力寻找真正对学生具有价值并且有用的练习内容,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小学生的练习一定要做到与生活相结合【4】。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之后,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工具,让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对教室的长宽高和书桌的长宽高进行测量,然后根据上课时所学到的知识选择有用数据计算出教室的占地面积以及自己书桌的使用面积。学生寻找特定的信息并进行分析以找到解决方案,在进行解决的整个过程都是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的真实体验,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内容加以理解。
        总而言之,数学是贴近生活的一门课程,生活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同时也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发源地。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的痕迹十分的明显。教学时,通过将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当中,能够很好的消除小学生们对学科的陌生感,拉近知识与现实际生活的关系,真正的让学生们明白数学是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所服务的课程。为此小学数学教师更要注重构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参考文献:   
[1]叶利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2 ).
[2]钟文炳,兰志辉.让学生在审美情趣中学习数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1(2O).
[3]蒋泽华.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9):103.
[4]李勃然.进行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J].学周刊 ,201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