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
山东省济宁市第十八中学 272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会严重降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因此,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详细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兴趣;培养研究
引言:数学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只有充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一、增加课堂互动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对学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就会让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把教学活动和游戏进行有机的结合,增加在课堂上师生间的彼此互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体会到更多学习的多样性,就会增强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比如,在对三角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每六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剪纸》这个小游戏,自己动手剪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通过实际动手剪和拼的方式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但能够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理,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更多探索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对《10以数的认识》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猜一猜”这个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师手里拿10支铅笔,并将其握在手里,藏在身后。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左手握了几只,右手握了几只。用这个游戏来和学生一起巩固10的组成,这样的方式显然比让学生反复进行背诵好得多。另外,通过这样游戏的方式,还能够拉近教师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因为了解而喜欢上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这门课程[1]。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不断丰富课堂的教育教学形式。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年龄偏小,天性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他们很容易在听课的过程中出现精力不集中,在桌子下边做小动作的问题。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即便任课教师进行提醒和警告,也很难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把过多的精力都用来提醒上,不但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还会造成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因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改善这样的情况,最大程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重新的审视,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出发,根据他们的实际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将多媒体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声音、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将数学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变得更加易于学生接受,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课堂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通过课件的形式,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特征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这种直观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更多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点。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
三、联系实际生活
想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并不只是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多高的分数,更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虽然掌握知识十分有限,能够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也不是很多,但是他们依然十分希望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证明自己。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不断增强他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对植树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的路边植树、小朋友站队、路灯铺设等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联系,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可以通过为校园主道路两旁设计植树方案的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不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够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在对加减乘除法这部分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游湖的情景搬到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此时公园里只有6条船,而且每条船上只能乘坐5个人,结果还有25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这个情景中的情况,编一道包含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题目,然后自己尝试列出解答的算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为他们创设全班同学去公园游玩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他们不断去发现、探索、学习和应用。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教材中原本生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富有生命力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3]。
四、经常鼓励学生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因此,想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乐趣,就需要教师多采用一些鼓励性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边紧张忙碌的记,在课堂学习中并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的不利影响,教师就要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从而能够对他们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哪怕是在学习中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于他们足够的肯定。另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采用同样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努力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能,及时给予他们肯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尤其对于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性格有些孤僻、课堂表现不积极主动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更多的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更多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在对平均分的意义这部分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讲解完知识点以后向学生布置随堂练习,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在练习时的错误较多而不敢举手发言,此时,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结语:总之,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轻松快乐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环.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17):243.
[2]罗鑫.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天津教育,2020(11):60.
[3]孙玉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20(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