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娟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浙江省苍南县 3258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中教育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做好日常的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共同探讨,高中班主任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做好德育教育的工作,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前言:
德育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
一、重视德育教育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深厚,导致很多高中教师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高中的班主任教师也十分注重英语、语文、数学等这些高考当中的重要考试科目,久而久之便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即使展开德育教育,也是形式化主义的德育教育,而且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时间还经常会被其他学科占用,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之下,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十分低下。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因为高中班主任和其他学科地教师,都没有准确的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学生展开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作为高中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重视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此保证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高中班主任在展开德育教育活动时,也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更适合学生,同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生长环境等多方面的不同,所以呈现出来了很强的差异性。在德育教育的工作当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教学。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例如对班级当中性格比较内向,并且不爱说话的学生,高中班主任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和赞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提出这类型同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时,教师也一定要用委婉的语气,最好是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而不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指责他们,以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对于班级当中比较活泼、好动、调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多用严肃的态度面对他们,以免他们形成随意、任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良习惯。相较于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来说,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而且高中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和高中生进行交流时,一定不能以一种高高向上的姿态去指责学生,而是应当把学生当成朋友,平等的和学生交流、互动。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的一些准则时,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商量、讨论,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充分地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之后的德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会产生很大的抵触心理和厌学心理,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的讲解,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叛逆感。高中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这一现象,并为学生展开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地去感悟和体会,并且能够做到自我的约束。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将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为学生设定明确的活动主题,在活动当中对学生展开趣味性的思想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去烈士陵园扫墓,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孤儿院、养老院。在这样的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学生会流露出真情实感,并对德育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总结:
一言以蔽之,德育教育是高中班主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高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积极地为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当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当中,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感受,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感悟,让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高中班主任还必须明白自己作为教师的力量,随时随地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起好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所提出的几点高中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高中班主任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文根.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新模式[J]. 华夏教师, 2020, 000(008):85-86.
[2]李锐波. 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效性探讨[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