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威海荣成市第三中学 264300
摘要:高中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非常浓重的一抹色彩,在接受高中教育的过程中,地理作为学生们一门比较重要的主科,不仅与学习成绩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并且学习好地理,更有助于帮助同学们解决一些在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关于如何学习地理以及如何培养高中地理的实践能力,我们在本篇文章中总结了如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正处在高中这个极其重要阶段的老师与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动手能力;高中教学;地理课堂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已成为近来老师们探讨的最为火热的话题,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实践能力,变成了老师们在上课时比较看中的培养学生的方向,学生们之前接受的应试教育是如何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提升上去,注重的是书面书写能力及答题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学校以及各界人士对素质教育的看重,对于培养高中生们综合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以动手能力为主的课程,变的逐渐重要起来。
1.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过于偏重应试能力培养
老师之前只看重对学生如何解题以及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培养,较少对学生实践能力,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上完课之后,只知道如何对题目进行作答,但是这种作答并非是灵活的,而是非常机械的。导致学生在上完课后,面对题目只会进行一种解题办法,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稍微变换一下,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答,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2过分重视知识的识记性
在高中的地理课程上,老师较多的去要求学生对地理上的知识点进行背诵,主要对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知识点上的掌握以及对于地理大题的解题技巧进行讲解,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高中生们进行地理知识的实践教授。长期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上的实践操作越来越疏忽,导致学生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硬背去解题的方法是万不可取的,本来老师对学生进行这种教学是为了学生变得更加优秀,但是殊不知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1.3忽略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忽略实践技能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生只要掌握课本上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并没有重视学生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地理课为代表,这个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所以在学习中,最好是让学生从自然界的地理中来再到自然界的地理中去。老师们在培养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时,应该逐步增大在实践技能与思路的培养上,相对的减少一些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对学生全方面的培养,使他们获得一个综合素质的提高。
2.核心素养下培养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策略
2.1合理设计对比环节,促使学生区域认知力的提高
地理知识在研究理论方面具有较高的共性,但是在现实中他们却都具有自身的一些个性特点。
同一纬度上的事物,在东西区域中就有很多的区别,在南北区域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亲自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地图,通过视频,图片等方法对比不同区域的特点。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中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就可提问学生“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洋流方向为什么相反?”“副极地海区为什么北半球存在环流系统,而南半球不存在这种系统呢?”“为什么有的海洋是寒流有的是暖流?”学生只有在详细了解了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才能分析出虽然气压带相同的海区,但是南北半球不同的风向会导致洋流也有不同的方向;中国的东西部虽然海域相同 但是来源不同的洋流也会分成寒流和暖流。从高纬度来的洋流为寒流,而从低纬度来的洋流为暖流。所以在真正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对比分析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2.2科学设计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力的优化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系统,全面、多角度了解该事物,最后达到全面认识该事物的能力。在地理学科中,能够集思广益,归纳总结,会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具有动态性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分析及解决问题。中国地理分布广阔,这就会使地理问题也存在复杂的情况。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应该翻阅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将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最终有效的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运用综合思维力的过程。由此可见,综合思维力在解决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中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指导学生深入思考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有效防治方法等。现在教育理念提倡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合作探究,各抒己见的模式。而在小组探讨中,有的学生会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会解决问题。通过思想碰撞,就会发现导致温室效应形成的关键因素为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得出此答案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温室效应可能会对地球环境产生哪些影响,。然后再通过真实的环境污染的图片,动物无家可归的视频等使得学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如果可能,学生将来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做一些改善环境的有效举动。
2.3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地理实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每 个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遇到各种各样的进行地理实践能力锻炼的场景。高中地理教师对这些方便丰富的地理天然条件加以利用,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中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水循环实例,比如雨水去哪儿了?生活用水去哪儿了?地下水如何到达地面供人类使用的?生活中的一些措施是促进了水循环还是阻碍了水循环?地下水的减少跟什么因素有关?我们如何改善这些因素?企业的污水排放有没有经过处理?若未处理,则对水循环产生哪些有害影响等。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
总结:综上所述,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灌输,并没有重视学生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而新课改下,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雪丽.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2019,(4)
[2]魏李涛.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20,(04)期
[3]杨祖琴.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思维培养的相关思考[J]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2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