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课程在美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福林
[导读]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
        李福林
        四川省华蓥市双河小学   638600
        摘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少年儿童的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全面提高美育教育是目前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音乐教育在美育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大多数对音乐课程感兴趣,一方面,它可以让学生放松愉悦、陶冶学生情操、活跃学生身心;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欣赏音乐美妙的旋律和变换无穷的节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观,让学生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实践美。本文作者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阐述小学音乐课程在美育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0 引言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多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少年儿童的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完成这一圣神使命主阵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主要依靠教师和课程。古德莱德在《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说;“学校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学校应当成为智力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地方。”学校应致力于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成长元素的校园环境,把学校装饰得诗情画意、文化氛围浓郁,用无声的文化环境去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思维。从小受到优美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健康向上,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课程是“跑道”,学校应致力于优化这一跑道,力争让跑道上的人能充满活力地奔跑;学校校长率先领跑,身先士卒,教师是核心,紧步跟上,课堂是阵地,百花齐放,学生是目标,丰润渗透,除了环境和老师,课程学习是对美育教育最大的影响,而这些课程中,音乐学科又是美育培育最好的课程。
        美育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认识、感受、体验社会生活、自然风光以及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美育教育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来实现,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可以感受到乐曲的美妙、优美的歌词、可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音乐课程在美育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 小学音乐课程在美育中的作用:
1.1让学生认识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主要是学习唱歌以及欣赏歌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内在素养。在教材中有一首歌叫《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描绘了祖国的壮丽风光,将祖国的山川河流、森林庄稼、田园果实描绘地栩栩如生,从清新的字句间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气息。学生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旋律,再根据老师的讲解,仿佛置身云端可以俯瞰中国大地。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课前收集的视频动画,让学生在欣赏美妙旋律的同时,可以更深切地感受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深深的爱国情感。
        在《国歌》的学习中,铿锵有力的歌词再加上激昂澎湃的旋律,饱含着不断前进的伟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使得学生的情绪随着音符的跳动而高涨。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以了解到国歌的历史背景,即国歌是在抗日过程中诞生的,这个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更体现了每个中国人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努力奋斗拼搏的伟大精神。通过学习国歌,学生不仅要对国歌有敬意,还要意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歌词与歌曲旋律中饱含着美,即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学生要能自己去感悟美、认识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1.2 让学生感受美。
        音乐饱含着丰富的节奏及韵律,其结合将音乐形象生动得展现出来。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会随着音色、力度及节奏等的变化而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这会给人产生一种美感,即音乐的旋律与身体动作的协调美,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
        不同音乐所展现出的风格是不同的,有的平稳柔和,有的热情奔放。在音乐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风格的歌曲,而是应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比如,对于平稳的教材歌曲《大雁大雁天上飞》,该曲的音乐旋律美妙,节奏比较稳定,表演动作形态看起来很柔和、平稳,使人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表演,通过这段表演可以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重要性。《苗岭的早晨》乐曲短小精悍,曲调热烈明快,描绘了苗岭山寨春意盎然的秀美图景,展示了热情奔放的苗家舞蹈,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用小号来演奏,小号特殊高亢嘹亮的音色让学生感受到了清晨来临,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对于热情奔放的《东北秧歌》,该曲的音乐旋律热情澎湃,节奏轻快、火辣。所展现的表演动作欢快、兴奋、给人展现出热闹非凡的民间艺术场面,让学生也可以感受音乐所赋予的表演魅力。两种风格的音乐再配上生动的表演,让学生更能够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感情,便于学生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发挥更多的想象、演绎出更精彩的表演。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熟悉了相关的知识,而且开拓了自己的创造精神,陶冶了自身的情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更好的个性。师生之间互动,有助于情感交流,增进师生情谊,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会逐步形成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变得更加积极乐观,阳光向上。
1.3 让学生体验美。
        欣赏音乐可以让人精神愉悦,怡然自得,使消极负面情绪得以释放。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只让学生听可能效果并不会很好,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美,培养他们的操作、思维、创新能力。比如,老师在口风琴课上排练乐曲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模仿演奏乐器,拍手、拍腿或者跺脚等,然后分声部进行小组训练,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乐曲演奏中,让学生亲自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优美的意境。这些小组有的用口风琴吹奏旋律、有的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根据歌曲表演舞蹈,气氛十分和谐,场面壮观感人。这种师生互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美就在身边,以情育人达到美育的效果。
1.4 让学生表现美。
        音乐课堂教学既可以表现美,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目的。音乐集思想与艺术为一体,音乐教学也渗透着德育教育,因此,在音乐课上,我们要持续深入地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修养,这样不仅可以端正孩子的生活态度,还可以让他懂得如何去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从而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歌唱比赛中,参与人数较多,比赛的结果取决于团队的相互配合、互相尊重、服从指挥、秩序井然。在合唱中,大家唱得整齐,方法正确,情感表现到位,在此基础上还得注重各声部等其他方面的和谐统一。教师在组织学生合唱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合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合唱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同时教育学生在合唱中要想唱出好的效果,必须得有团队意识,集体精神,而团队意识及集体精神是德育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音乐活动不单单是一次活动,而是德育教育重要的载体。因此,学生可以将音乐的美通过合唱表现出来,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
        例如,大独奏曲《天鹅》,展现的是高雅的白天鹅在清澈的湖面漫游的美丽画面,歌曲旋律将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琵琶伴奏玲珑剔透,将天鹅的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之后,让学生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演,将高雅的天鹅形象给展现出来。
        1.5让学生实践美。
        音乐的学习不仅可以在教室内进行,还可以在教室外进行,学校音乐教学可以组建音乐社团(比如: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民乐团等),定时训练,逐步提高,定期开展汇报演出,演出队地点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参与的人员可以扩大到家长、外校的师生和社会相关人士,让学生在平时训练和定期演出中实践美,得到美的熏陶。在活动中除了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待人接物,因为做人做事比活动成绩更为重要,一个能力强本事大但是没人格修养的人, 走出社会后就只是一副空壳,没有什么实质的存在意义。但是一个人具备有健全的人格修养,在待人接物上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作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小学,学校有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每周定时训练,每年定期演出,与外校交流,开阔视野,让学生实践美,不仅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修为也得到提升,而且学校的美誉度、影响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学校是一方花坛,每个学生都是艳丽的花朵,花儿能否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得到美的熏陶,音乐课程教学在美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课程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让学生从小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实践美。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音乐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美的材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先进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将音乐的美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美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实践美。
参考文献
[1]殷红斌,刘华.优美的旋律塑造美好的心灵—谈音乐教学中的育[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8,(06).
[2]万金竹.浅谈中学音乐课的美育渗透教学[M].时代教育,2009,(03).
[3]董青.浅谈音乐课堂节奏的把握[J].音乐天地,2009,(2).
[4]李海燕.浅谈如何实现音乐课堂之美[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12).
[5]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