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一垫基石 回归音乐本原 ——初中音乐课堂之音准训练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蓝俏
[导读] 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素质。
        蓝俏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中学,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素质。音准训练并非只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利,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对音准把握性不尽如人意是我们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仅影响学生歌曲的演唱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一些音乐作品的学习理解,那么在课堂上采取怎样的训练方式才能有效的让学生建立起基础的音高辨别能力,下面就这一问提从乐理知识,听辨模唱,手势教学和谱写旋律线四方面做一些归类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准;训练
反思我们现在的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对音准性的掌握欠缺的现象非常普遍。近几年的中小学音乐课堂过于注重教学手段的花样性,而削弱了对基本技能的训练,然而这种基本技能的欠缺会让我们的教学更浮于表面,渐渐导致学生失去学唱歌曲的积极性,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唱不准越不愿意唱,也不能够深入的理解某些欣赏作品,将来抑制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作为音乐老师培养学生如何更好的把握音准是基础的也是关键的一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粗略的方法,和同行们一起进行探讨。
        一、乐理知识作铺垫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发展学生的听觉和记忆力、想象力,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有关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乐理知识教学是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有效教学效果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乐理知识的掌握不仅是音乐文化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为在音乐上的持续发展提供平台。缺少对音乐乐理知识的掌握,就是缺乏对音乐文化的全面了解。
乐理作为音乐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知识,包括音的基本性质,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等,这些知识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音准概念。
例如,音程,它是指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这些名称怎么定义出来的。音数为1的二度叫做大二度,比如“1—22—3”等.在了解定义后,是否能单音的基础上构写出不同类型的音程。教师也可以慢弹旋律音程,让学生感受不同音程的音响效果。
在这一模块中,主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一些基础的专业名词的定义由来,我们也可以结合课本中的作品向学生逐步渗透音乐理论知识,帮助于之后学生能更好的来听赏旋律。
        二、听辨模唱来记忆
(一)音阶的练习。对于普通班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具非常扎实的音乐基础,所以先有一个基本音级的音准概念我觉得是有必要的,每堂课必做的是先让学生练唱音阶,让学生掌握一种相对音高的感觉,形成一种稳定的调式感。在练唱之前,还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向学生解释音阶唱名是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关系依次唱作do、re、mi、fa、sol、la、si、do,一般上行4i容易偏高,下行73容易偏低,要特别注意这点,随时进行纠正。教师先用琴带,训练几遍后脱离钢琴,给音让学生试着自己走上行或下行的音阶。
(二)单音,音程的练习。练唱完音阶之后,进行听音模唱的训练,要让学生把音唱准,还得从听力上树立正确的音高概念。还是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比一比谁可以更迅速准确的听出音。先弹奏单音,唱出音名。或者采取接龙听唱的游戏,教师范唱教学后,让学生分小组按顺序一个接一个的听唱。具体要求是教师在弹奏一个音级或者音程后,学生应该在三秒内唱出单音或者模唱出音程,一旦听不出,教师及时范唱纠正,用这样的方式比较能吸引学生对音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准的积极性。我们学校使用的是口风琴辅助教学,所以我们还可以采用听琴指音阶的方式,教师弹奏单音,让学生在琴键图上指出老师弹奏的音,不仅可以训练音准概念,也可以让学生熟悉琴键,对口风琴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旋律的练习。教师可以找一些较为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进行记忆并模唱。在这一个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音的准确性还有节奏的准确性,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调节旋律的难易程度,逐渐在音的排列上,节奏上加大难度,提高听音的能力,加快听记旋律的速度。在旋律模唱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加入一些装饰音,让学生记忆模仿一些装饰音的音响效果,比如波音,颤音,倚音等等,能够帮助学生以后更好的听赏一些音乐作品。
        三、手势教学添兴趣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870年优翰·柯尔文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借助科尔文手势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音的相对高度。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音阶;新歌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这样边唱边动学生们很感兴趣,对识谱的畏难情绪会相对地减弱,并且大大的提高音准性。

手势是在身体的正前方做,“do”的位置高度在腰部,“la”的位置高度在眼部,“do"到“la”之间逐渐上升,高八度“do”位置高度与头齐平。
(一)运用该手势可进行多种音准训练,趣味性强。在上面提到的音阶训练时,学生可以自己做手势进行音阶练唱。也可以教师先用琴确定音阶主音的音高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手势练唱音阶。或者教师给学生确定某一唱名的音高后,通过变化手势对学生进行各种音程的训练。
(二)运用手势学唱简谱,但并不是所以作品都适合,教师要因歌制宜的选用,尽量选择节奏不太复杂的作品。比如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中的《青年友谊圆舞曲》。作品拍号3/4,节奏相对简单,让每一组同学试一试放慢速度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将简谱表示出。
        四、旋律线谱写帮检验
画旋律线是音乐教学中教师会使用的一种比较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意的主要手段。旋律线进行的方式:分为同音反复、级进(音阶式进行)、跳进(跳跃式进行)三种形态,结合旋律进行的方向,又分平行、上行和下行,以此构成不同形态的旋律线。利用画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音的相对高度,并且检验学生的音准概念的掌握情况也是比较有效的。
例如义务教育七年级下中《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首欣赏作品,配乐多为提琴独奏,大提琴沉郁哀婉的厚重,小提琴如泣如诉,有着穿透人心的震撼力。学生可以先从旋律本身的起伏感对作品有一个初始的感受。把音乐主题放慢,让学生仔细听一听画一画旋律线。






通过画旋律线,学生对音的感知能力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来,同时观察线条也可以看出这段旋律起伏波动非常大,基本以大跳为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走向。之后教师便可以再根据作品背景音乐特点等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体会这部电影音乐。在选择学习一些作品的时候借助画旋律线的方式可以帮组学生建立音高的空间想象定位。通过经常性的训练,学生会形成一种音高思维定势,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音准训练应该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音准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教师的细心与耐心,我们要善于及时的发现问题,正确地、客观地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积极地鼓励学生并在教法上采取相应适合的措施,逐步增强学生的绝对音高及对音乐的感知力,垫好基石,才能帮助学生盖一幢坚实的音乐大楼。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2]雷光耀.谈视唱的音准与训练中国音乐(季刊)2006年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