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素英
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学校 广东 深圳518107
摘要:信息技术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但古板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不能产生预想中的最佳效果。而小学生是比较喜欢具有趣味性事物的,所以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趣味教学法,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发言、操作、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做知识的发现者,充分展示出他们的才能,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保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教学
小学阶段的趣味教学法实质上是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上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已经充斥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开设这一课程是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和使用信息技术,消除他们的错误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目标,灵活地应用趣味教学法,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一、运用任务驱动增强学生的探索欲
任务驱动法是目前在课堂上出现比较频繁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以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设置任务型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和探索中掌握知识,这种方式的运用上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而在任务完成后,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增长了能力,也获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信心,从“要我学”转化到了“我要学”的层面上,他们掌握了有效学习的技能,成为了探索互动的主动参与者。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可运用任务驱动法,营造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氛围,达到学与用有效结合的效果,推动教与学的同步发展。
以粤教版五年级上册《Scratch软件初体验》这一课中,主题是了解并掌握Scratch编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先介绍这款软件的界面,提供给学生几分钟自主摸索的时间,了解不同模块的作用,建立初步的印象,之后演示小猫散步的动画,提示学生思考:要想完成这一动画效果需要添加哪些元素?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回答,接着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当小猫走到舞台边缘时怎么让它折回来呢?让学生运用软件中的基本指令移动、等待、切换、重复执行等进行尝试,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软件应用的趣味性。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碰到边缘就反弹以及复制脚本的探索任务,锻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提出延展性的任务:在熟练掌握本课内容的基础上探索出改变角色移动速度的方式,在屏幕上多添加几只动物,形成比赛奔跑的画面,以此来提升学生及时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系统化。
二、使用趣味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游戏是学生无法拒绝的诱惑。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大胆地引入游戏,抛却玩的层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目的,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探索过程,这样会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利于活跃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地想尽各种方法解决遇到的难题,他们不仅轻松地掌握知识,还消除了繁重的心理负担。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漂亮的风车》这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章工具的使用,了解Scratch坐标系统,学习制作风车。课堂上展示一个有趣的作品:不停地复制单个图形形成一个美丽图案的过程,用充满趣味性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后面的学习充满期待。提示学生回顾视频中的内容:单个图形在变成风车的过程中,总共复制了几次,每次旋转多少度?指导学生总结角色变化的要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之后让学生自己搜素素材,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尝试完成类似风车的动画设计,灵活熟练地掌握图章的使用方法,提示他们可以改变颜色、添加声音、移动位置等方式,完成一个充满趣味性的作品。提示他们把这个过程当做一个玩游戏的过程,思考怎样才能让最后的呈现变得更加有趣,展示出他们的个性,不限制学生使用的素材,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使得他们在玩乐中完成作品的创作。这样的活动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提供给了他们随意发挥的空间,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能。
三、采用小组合作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的实践性比较强,信息比较杂乱,单凭学生的个人努力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除了教师的指导外,还可以寻求其他学生的帮助,运用合作的方式找到问题的关键,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产生共同提升的效果。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难度且适合学生合作进行的任务,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技巧,使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既能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又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小瓢虫找妈妈》中,这节课的难点是使用条件判断语句和侦测模块来判断角色当前的状态。请学生回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观看相应的动画视频,提示学生从专业的信息技术角度去分析动画中所运用的功能,思考如何用Scratch软件设计出“小瓢虫找妈妈”的动画故事,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故事情节的实现方法以及判断是否准确找到妈妈的解决方法,共同搭建出小瓢虫遵循着妈妈的轨迹进行寻找的脚本以及碰到妈妈就停止的脚本,引导他们熟悉并使用“如果、那么、否则”条件判断句,掌握“侦测”的技巧,鼓励学生适当地增加环节,增强任务的挑战性,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找到方法,从而完成一项内容丰富且有趣的动画制作任务,以此来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营造充满趣味性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彻底转变枯燥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能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作为教师,还是应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促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选取他们感兴趣、喜欢的方式组织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文培.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的提升[J].新智慧,2020(09).
[2]贾荣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教学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6).
[3]刘晓晴.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