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单元复习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鲁洲宣
[导读] 许多小学生在英语复习课中,常常出现自主性差、被动接受,
        鲁洲宣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第一小学 325000  
        【摘要】许多小学生在英语复习课中,常常出现自主性差、被动接受,导致复习教学效率低,根本无法实现复习课知识查缺补漏的功能作用。此时,思维导图便应运而生。在小学英语单元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自主梳理单元知识的能力、知识概括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将从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推动小学英语单元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课;思维导图;有效性
        在小学英语单元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可将书本知识绘制成画面,再通过寻找画面之间的联系将思维有效的组织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对已经获得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使知识条理和系统,思考更加严谨和逻辑,这种直观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长期记忆知识。为了更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思维导图?如何画好思维导图?”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邀请了溜溜梅老师给我们开展CCTALK的在线网络课程《思维导图高效教学法》的学习。
        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与溜溜梅老师的互动,我们英语教师对思维导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思维的地图,又叫心智图,托尼·巴赞是Mind Map?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策略的二级标准中指出“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于是,我们英语组全面开展了思维导图在各学科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专用思维导图本子,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与提炼了思维导图作用于小学英语单元复习中的三个成效。具体运用分析如下:
一、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自主梳理单元知识的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单元复习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以往一个单元结束了,我们就是把词汇、句型、日常用语等归类,做成密密麻麻的复习纸,然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读、背、默上面的内容。我们对英语复习课的处理过程都是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型,把每个单元的单词全部过关,再渗透到短语,句子。这样一来虽然复习内容有其全面性、准确性,便于学生复习,但效果不尽如意,会使学生感到厌学,没有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灌输与被灌输,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学生普遍感到疲惫乏味,这样的作业往往达不到复习预设的效果。
        于是,我们大胆地尝试着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My school calendar新授课结束时,我们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在整理知识的过程通过思维再现、记忆提炼,把单元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非常不错:有的学生不但总结的有条理,还画上了很多装饰性的图案加以说明。从他们的总结中不难看出,学生们在做这项作业时心情是愉悦的,这不正是我们所提倡的那种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么?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在复习单元中的知识概括能力
        将一些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整理,找出数据信息之间的规律性,并且能够灵活地将其运用到具备相似规律或者情境当中,这种思维能力被称之为概括能力。小学生的词汇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小学生会接受不同的词汇教学,但是英语词汇知识具备较高的关联性,甚至一些词汇是在原有词汇的字母构成基础之上,加上前缀或者后缀,变成一个全新的英语词汇。
        利用此特性,我们大胆尝试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对疫情期间在家通过网课学习的六年级下册第二、三单元动词过去式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我们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概括总结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规律。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意料。如在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规律总结中,学生能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过多强调过的变化规律,如动词drink-drank是由动词原形中的i变成a,动词buy-bought和think-thought都是变成bought等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依据自身对思维导图的理解,构建发散式或者网络状的词汇开阔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并能正确掌握记忆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词汇概括能力,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词汇的掌握量。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在复习单元的语言交际能力。
        PEP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每个单元侧重话题和功能的有机结合,各板块活动都是围绕话题进行一系列的交际用语练习。这些主句型该如何落实下去呢?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些交际用语句型的复习,我们先通过思维导图在每天的复习课上有计划组织大量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问答,真正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真正掌握这些目标语言,我引导学生课后对整个单元的句型进行自我梳理,指导他们进行句型思维导图绘制。如六年级下册第二、三单元动词过去式句型梳理时,学生能总结出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肯定句、否定句等的具体结果及具体回答。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同,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了解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问答认识的不同,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后的复习任务,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易于学生记忆的并且有高度组织性的图,而且还能够将信息可视化。把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单元复习作业中,不仅提高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能力、概括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复习才会有新意,复习才会“有效”!
【参考文献】
[1]李雅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6)
[2]田娜,王林.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