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廉贞
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第一小学
摘要: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粹,主要分类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充沛的感情,能够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拥有很多著名的古诗作品,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程教材里蕴含的美学因素,运用到审美教育中,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提升,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能够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
新课标改革以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会非常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诗词的背诵,对于古诗词中的注释、思想感情及诗歌自身背诵的抽查不计其数,而诗歌中真正美的思想和人文精神却被忽略。此外,很多教师还存在不备课直接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的情况,导致学生内心深处没有建立与诗词情感的共鸣,审美能力也大大缺失。
1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美育功能
1.1以美动人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是情感教育的方式之一,在鉴赏过程中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蕴藏在诗歌中极美的理性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美的古诗词还能够将学生的个人情感代入其中,教会学生从美的角度观看世界,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以提高。中国古诗词种类繁多,诗词主题也各不相同,作者或许借景抒情,或许借物思人,抑或者单纯的赞美景色等,他们所描写的诗词寓意深刻又留有画面。小学语文古诗词一般篇幅较短,并且画面感极强,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古诗词的美。
1.2愉悦身心,丰富情感
中国古诗词中汉字的用法是十分优美的,这在视觉上就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自主体会古诗词的艺术美。古诗词大多是具有韵律的,可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也可以平静舒缓、介休鲜明。这样一来,古诗词的结构就会有一种和谐美,让人赏心悦目。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走进诗人,展开想象,独特的引导角度和想象方式更能增加古诗词的戏剧性。特别是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使用,更是个结构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所以,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应用智慧发现美的闪光点。这对学生的情感、思想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直击心灵的同时又将诗歌中的美传递了出来,愉悦身心。
1.3美化心灵、培养品德
每个人对审美的理解不同,但在欣赏古诗词方面,大多数人的欣赏角度是相似的。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诗歌之所以意境优美是因为其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和古代诗人伟大的智慧,但是从更深的意义上挖掘就可以发现古诗词所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思想的教育、人生取向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和情感的启发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能够学会用饱含情感的方式理解诗歌时就非常容易理解诗歌所表述的具体内容及诗人情感的复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带给自己的心灵感受。久而久之,学生的人生态度、人格品质、审美人生观等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古诗词的学习目的并不只是为今后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净化学生的心灵,体会古诗词领会的美妙,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品德。
2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功能的途径
2.1反复诵读,感受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通常是很有节奏的,诗人在写作时要么押韵,要么对称,抑或者平平仄仄,然而这些在最开始接触一篇诗词的时候是体会不到的,只有一遍一遍地阅读才能体会该诗词语言的美感。古诗词中所包含的和谐的氛围、紧张的环境等也能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有所体现。因此,教师在备案时可以针对不同诗词的不同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比如可以在课堂上举办古诗词的朗读活动,首先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该诗词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在讨论过程中基本都能得到答案。然后开始小组之间的比拼。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热情就会大幅上升,在比赛前一遍遍地练习过程中就能够体会诗词的韵律美。事实上,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在进行反复朗读前是否已经为学生梳理过诗词的含义,如果没有,不要盲目地让学生反复阅读,不仅不会让学生快速理解,还会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越来越模糊。经过反复阅读后,只要诗歌的特点被学生所发现就能快速让学生熟悉文本,对于课后记忆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学生反复朗读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感受或者认为哪一个字眼最能表达文章的核心等,以问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2.2通过想象和联想融入诗歌意境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将古诗词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直接塞给同学们,然后不停地强调诗歌所需要记忆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方法与前文不经分析和引导的方式是一样的,只是用于应付考试,对于学生自身审美观、想象力等方面并没有什么作用,教师所了解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能消化的。古诗词本身字数就非常少,已经是高度浓缩过的,如果不加引导和联想,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熟悉的字眼进行揣摩、想象。最终,学生所理解的是何情感就会与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有所出入。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尽可能详细,既确保学生的想象、推理有理有据,又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当时的处境,深入的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3视听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讲解方式,古诗词的讲解自然是要先梳理诗意,看似简单的教学步骤,很多教师的做法却大不相同。有些教师会逐字逐句的为学生翻译,有些教师直接用自己的话对诗的大意进行概括,或者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对诗歌进行翻译等等。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这些方法是被认可的,但是现如今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单纯的讲述和直给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直观地将诗词中所表达的呈现出来,相较于教师的口头叙述更能帮助学生理解。
结束语:综上所述,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古诗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古代的生产生活,感悟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将古诗等各种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红林.论小学古诗教学中关键词的教学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S1):135-138.
[2]孔蕙萍.小学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02):93-94.
[3]陈瑜.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04):65-6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