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与“变”中寻觅突破点    ---2018至2020年全国卷三语文试卷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志航
[导读] 综合2018至2020年全国卷三语文试卷分析,笔者认为全国卷三仍然体现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原则
        张志航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第一中学

        摘要:综合2018至2020年全国卷三语文试卷分析,笔者认为全国卷三仍然体现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原则,在“稳”与“变”的基础上又呈现出立足“二性”趋向“两活”的命题特点,即:试题命制在立足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更趋向于灵活性与生活化。结合这一特点,我们从近三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三设题的结构特点、试卷命题风向及高考备考教学得失反思等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稳中求变  工具性  人文性  灵活性  生活化
        一、全国卷三高考语文的设题结构特点
笔者认为近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的设题结构仍然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目标导向来命制试题。2018年至2019年全国卷三试题秉承了高考试题“稳中求变”的“稳”的原则,相对固定地设置了论述类实用性文本、现当代文学类文本、古诗文文本和语言文字运用四大板块。这大四板块的特点是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学科基础素养的前提下又各具考察重点。
1.论述和实用性文本侧重于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培养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
2.现当代文学类文本侧重于考察学生欣赏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引导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3.古诗文文本在兼具对学生审美能力考察的同时还侧重考察古文言篇章、字词积累的程度,文言知识迁移的运用能力,以及对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汲取传统文化精萃,坚定文化信念;
4.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主要考察学生在特定语言环境下语言文字规范、得体、连贯的运用能力和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对自然社会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近三年高考试题命制风向分析
1.阅读量大,阅读量基本稳定。
从试卷的阅读量来看2018年全卷阅读量8200字左右,2019年和2020年阅读量均在8700字左右。相较而言,逐渐增加,但增幅不大。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到2021年的的高考试题阅读量也不会低于8700字,但就是这样的一个阅读量对我们我们昭通部分考生仍然是一大挑战。
2.试题涉及考点稳定,没有偏题怪题,但设题方式更为灵活
比如2018至2019年的论述文本《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谈谈古文观止》三篇论述文本的考题格局没有变化,仍设置为三个选择题,分别考察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和分析能力,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并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这三个选择题考察方向不变,只是变换了在试卷中的题号顺序。
    3.试题素材生活化,思想导向鲜明化。从近三年高考题论述和实用文本阅读设题风向来看,旨在引导学生多维度关注和观察社会生活,培养逻辑辩证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设题风向则能更为清晰地看到知识生活化,鲜明地表达了命题者为国家选拔人才,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比如,2018年全国卷三第21小题,图文转换题,要求结合图表运用语言文字描述“某同学拟写的一个人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这个题目触及到学生社交中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引导,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又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再如,2019年和2020年高考卷第20题嵌入式填空题,分别选择了“人醉酒的原理及其危害”和“食物的基本功能及能量转换原理”两段语言材料,两个材料在考察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基础上,鲜明地表现出引导学生健康生活的思想倾向。
        三、高中语文课堂模块备考教学得失反思
1.备考课堂缺乏清晰的目标导向
笔者发现在备考过程中,大家上课往往没有为课堂和学生制定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一堂课下来往往是为了讲题而讲题,没有目标,没有针对性,更没有层次和梯度。最后虽然学生考了很多试卷,刷了很多题,老师们也讲评了很多试卷,但仍然效果不明显,成绩没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被不断挫伤。这必然与我们没有设计备考课堂目标有关,因为一堂课上即使教师心里有目的性,但没有清晰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设计,那么大多数学生就不明白老师的意图,认为老师天天在讲试卷,听完课后却说不出来自己每天的语文课学到了什么,学习效果如何。
因此,笔者认为,备考课不能是“一本教辅打天下,一张试卷满课堂”,应该仔细分析备考模块涵盖的考点和考察方式,然后以清晰的目标呈现给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目标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和试卷讲评,让课堂有针对性,让学生觉得自己每天在语文课上学有所得,每天都在进步。
2.语文教学越俎代庖,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体验
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阅读量较大,阅读范围较广,而在高中语文常态教学中,老师翻遍所有参考教辅把语文课文讲得很细致,用自己的阅读思考和阅读体验代替了学生思考和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记录记录再记录便可。这种语文学习方式长期持续,会制约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导致学生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下降。
我们在备考中应克服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着力教会学生阅读,结合试卷中的具体文本,目标清晰地带领学生探索速读、略读、跳读甚至超级跳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段落分析能力,加快阅读节奏,在训练中解决常见的阅读问题。
如果我们只把阅读简单地布置给学生读,自己什么也不做,待学生读完后,核对个答案便了事。这样的做法学生不受益,部分学生的阅读也往往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我们应多阅读关于阅读方法和技巧的相关著作,悉心探究如何速读,如何跳读,如何捕捉关键信息的具体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阅读,增强阅读的有效性,为做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备考过程中,教与学不成正比,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笔者以备考期间的早读课为例,作粗浅分析。语文早读的现状是:学生各自为战,背什么,背多少,怎么背,完全没有计划,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早读课常常背得打瞌睡。
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有效利用早读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把语文早读课以一轮、二轮、三轮这个时间节点划分几个阶段,制定出阶段目标。围绕阶段目标选择相应古诗文、文言字词、文化常识、作文素材等学习内容,把这些内容有计划地划分到每周的语文早读课中去,早读课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效率也不会高,因为一部分学生不会学习,或不愿意学习,他们往往背了一节课也不知道自己背诵记忆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完成,甚至在最宝贵的晨读时间悄然睡睡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明确背诵任务,分析背诵内容手法或逻辑条理,以赛读、竞背、小组pk、单人挑战、联句、接龙、你问我答等富有一定游戏兴,趣味性的课堂组织形式来激活课堂,提高早读课的课堂效率。备考过程中,只有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备考才会更有效,语文课堂也才更有趣,更有价值。
4.作文教学简单机械,学生视野狭窄,缺乏对生活的感悟
我们的作文教学在学生看来是机械的枯燥的,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课有恐惧心理,因为总是不会审题,也不会取舍素材,更缺乏思维品质作为支撑。正如8月5日晚上,温儒敏老师在自己微博上对浙江《教学月刊》杂志微博公布浙江高考作文满分卷《生活在树上》进行评论时表示高考作文主要考书面表达能力,包括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所依赖的思维能力。
        总结:这三年高考试题稳中求变,而高中语文老师要在这“稳”与“变”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现状不断进行反思,不断寻找突破点。然后以课标为依据,以高考为指挥棒,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参照,扎扎实实耕耘语文课堂,兢兢业业培养具有过硬核心素养的未来人才,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的神圣职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