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丽
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摘要】为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使学生写出富有“镜头感”的场面,文章从细节描摹,特写主要对象;配角衬托,强化人物形象;背景虚化,拓宽想象空间;环境渲染,营造特定氛围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镜头式”场面描写。
【关键词】高年级;习作教学;场面描写;背景虚化
“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各环节的教学通过激励、体验、合作,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的发展。
场面描写是针对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活动的描写,是把观察视线由横的方向铺展开,记叙整个场面在特定时间、地点所发生的事。对于习作中的场面描写,借用“镜头”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拍摄者,把“心”当作相机,用“相机”把印象最深的一刻拍下来,在写作时将这一幕进行回看、回想,将没有“抓拍”到的关键细节通过想象加工进行修复,从而使描写的场面深入人心。
一、细节描摹,特写主要对象
“特写镜头”指的是电影中拍摄人物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镜头。当学生对某个人的表情有深刻印象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合理的想象进行丰富,聚焦值得描述的表情、语言、动作、外貌,将一闪而过的画面处理成特写镜头,对线条进行处理,对细节进行深化,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
管建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表情时,就强调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指导学生进行特写时,笔者采用先写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尝试写下课时的场面。一个学生这样描述:
“下课时,原本安静的教室成了一个菜市场。你看,小玮唾沫横飞,说得可起劲了;小宇也是聊天的高手,滔滔不绝;身旁的小朵盯着小宇,也忍不住笑了”。
而当学生有意识地将观察到的表现进行细致描绘时,写出来的片段令人出乎意料:
“下课时,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炸开了锅,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菜市场。你看,小玮说得眉飞色舞,小眼睛都眯成缝儿,那整齐的刘海似乎也随着他的语调不自觉地漾起波浪;小宇好像憋了整整一节课,一屁股坐在桌子上,拿起那墨色的铅笔盒,像个说书先生晃着脑袋,滔滔不绝;身旁的小朵捂住那忍不住大笑的嘴巴,怕露出那两个洁白的小兔牙,但眼睛却怎么都离不开身边的这号搞笑人物。”
笔者在进行动作指导时,做了以下尝试:
(一)范文引导
师:怎么才能让动作描写变多呢?不急,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片段。自读:边读边找一找这个片段中的一连串动作。
PPT展示
师:片段中很多动作,我们一起找一找。
哇——这一连串动词,写出了灌篮的全过程,一个活力四射、球技高超的形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可是,小作者是怎么把动作过程写具体的呢?
生:分解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他是怎么分解细化的?就是这样一步步分解开来写的。
师: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每个动作是需要身体部位参与完成的,然后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似的可以一一分解开。
(二)学习分解
师: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要更加仔细看咯!放心,这一次肯定能看清楚,老师把速度放慢了——仔细看!
师:“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同学们按照动作分解细化法来写一写。
师:谁来评价? (提示:评价的时候可以先说说优点,再说说意见)
生:第二个更具体些,把动作也细化了。
生:他用了好多个“踢”,有点重复了。
师:。使用动词尽量不要单一。同一动作,在不同情形下,可以使用不同的词。看,同样是说“跑”——(出示)
现在能不能帮他改一改?一踢(一勾),左脚轻轻(一拨)真不错,这么一改,就更生动了。
学生在表达时加重了对主要对象的刻画,分解细化了动作,且做到用词不重复,使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
二、配角衬托,强化人物形象
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都有主角和配角,文章中也少不了主角、配角。为了更好地衬托主角,配角须经过精挑细选。例如,《红楼梦》中: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从林黛玉的心理描写及众人对“凤姐”的恭敬,学生就可以读出“凤辣子”王熙凤的性情。若删去本段对配角的描写,文章会显得冗长、拖沓。
笔者在指导学生刻画主角细节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配角。学生在写《震撼人心的足球比赛》中,描写了对方球员的严阵以待,信心十足,却最终失分,来衬托出我方前锋的球技精湛。如:
“两人左躲右闪,配合十分默契。在临近球门不到3米处,对方三名球员上前阻挡,只见一人纵身一跳,左脚弯曲,右脚伸直铲球,而刘西要早有准备,用尽全力,一个飞踢,球像长了翅膀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而对方守门员镇定自若,只见他弓着身子,双手搭在膝盖上,虎视眈眈盯着飞转过来的球,突然猛地一扑,可球速太快,竟然从他的手边擦过,球应声入网,红队率先取得一分。
??此时,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都在为这来之不易的进球喝彩!”
在场面描写中,我们可以挑选一两个有特点的、能衬托主角的配角来写,但切记不要写与场面氛围相悖的人物表现,这对突出主角没有任何的帮助。
三、背景虚化,拓宽想象空间
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将背景进行“虚化”,这是为了突出焦点人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扣具体语境,让学生感悟写作语用的精妙。
如《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就运用了虚化的写作技巧。“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虚化的效果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全中国人民一起欢呼、雀跃的热烈场景,使学生感同身受。
虚化后的画面更多需要想象来补白,利用想象加工所写的场景,可以拓宽描写的场景,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四、环境渲染,营造特定氛围
“哀景渲染悲凉,乐景渲染欢乐”,环境描写要符合场面的氛围、人物的心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镜头”中的事物,让学生关注不同心情中环境的变化。例如,
学生在成绩不理想时,学生这样写:
“阳光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随风飘荡的绿叶失去了往日的光泽,盘根错节的枝干仿佛能把一切美好吞噬,连温柔的花草都不再迷人,展露出了嘲笑的姿态。周围是那样寂静,只有他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紧紧地揣着那75分的试卷……”
当学生登顶泰山后,他这样写:
“一股清凉山风迎面扑来,顿时舒畅至极。放眼眺望,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之”字形的山径如白练般缠绕着大山苍翠挺拔的身躯,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而我此时就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夏日闷热的午后,学生这样写:
“一个蝉鸣稀薄的午后,校园里的树木已经受不住太阳的考验,垂下了脑袋;小花和小草更是全身无力,焉了似的,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风儿更像是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丝毫寻不到踪迹……”
几位学生采用不同的环境描写渲染特殊的氛围,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场景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利用环境描写更好地渲染氛围,为“面”的描写添砖加瓦。
有了教师引领,学生能不断探知写作规律,在“拍摄”场面时能把握场面的特点,正确处理好“面”中人物、情节、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描绘出动态立体、富有“镜头感”的场面。
【参考文献】
[1]曾海玲.走向真实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0,6:4-7.
[2]廖明.专注靓丽的瞬间——谈谈如何在作文中进行场面的描写[J].现代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