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军 孙娟 康新芳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至此,明确了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2017年,东环小学在研学旅行活动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组织学生先后到清明上河园、郑州博物馆、郑州园博园、焦作胶胎瓷博物馆等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基于前期学校做得一些工作,在2018年河南省研学旅行实验校的评比中,东环小学被确定为河南省研学旅行实验校。为此学校成为《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育人途径研究》的实践校。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为工作做实做深做新,学校申报了子课题《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研发的研究》并立项为省级课题,把研学旅行课程化建设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路径,努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探索,培养学生求真理想和顽强意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研读家乡,从而树立为家乡未来而不断努力的理想信念。
一、做好课程规划,为学生研学旅行导好航
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师资配备和保障机制的匹配。因此,课程的开发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学校相关科室间、教师间的携手同行,还需要与研学基地、交警等部门的携手共进,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基地,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五位一体”研学旅行保障体系。
学校根据课程研发需求成立了课程研发团队,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组、策划落实组和安全出行组。课程设置组主要负责做好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等内容的设置。从学科角度编写研学旅行相关方案,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学地点。策划落实组主要负责制定研学旅行出行预案,制定学生研学旅行中的注意事项,组织制作研学任务单,负责研学旅行综合评价工作。安全出行组主要负责学生研学旅行前交通的协调和安全预案的制定,做好研学旅行中所有安全措施的落实、处置等工作。
任何课程内容的设计都要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出于对学生安全、自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在山阳区教育局规定小学生要以乡土乡情为主。因此,我校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价值来进行合理遴选。以学校为圆心,坚持以全员参与、全员徒步为原则,把研学旅行课程分为出彩焦作、厚重山阳、红色焦作三大主题。
第一个“出彩焦作”主题,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展:
1.走进气象局,探索新知识——学习气象知识,认识气象观测仪器,激发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走进科技馆,放飞科学梦——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的无穷魅力,激发科学梦想。
第二个“厚重山阳”主题,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展:
1.走进博物馆,探究山阳文化——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山阳文化的悠久厚重,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探访绞胎瓷基地,感受艺术瑰宝之美——了解家乡独特的工艺技术,体验陶瓷工艺制作过程,感受富有家乡特色的艺术文化遗产。
第三个“红色焦作”主题,主要针对五年级学生开展:
1.走进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了解英雄的丰功伟绩,用红色精神滋养心灵,培养家国情怀。
2.走进青少年活动中心,探寻中华之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场馆,了解党的历史,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周边地方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可操作性强。同时,也使得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家乡、拓宽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任何一个研学基地都有他的独特性,如果指导教师没有对其特色文化的精准把握,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潜在的教育意蕴。
二、重视体验探究,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绽放自我
研学旅行给了孩子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平台,是学生走出校园结合实践开拓视野的一个最好方式。我校紧紧抓住给学生放飞梦想的有利契机,将“研”和“行”有机融合,从研学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精心组织实施,在旅行中突出探究体验,真正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协作、发现爱好、找到兴趣。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用一张“研学单”贯穿“研学指导课、研学实践课、研学展示课”三大环节中,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科学系统性。
课前每名学生一张“研学单”,指导课前完成“研学单”研学准备板块,主要包括物品的准备、研学的路线、收集的相关资料。在研学指导课上,老师结合前期调研考察的情况,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熟悉研学基地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参加研学旅行,保证每次活动前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技术准备。在指导课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
研学实践课是整个研学活动的重点,实践课中完成“研学单”中研学任务板块。指导老师负责与基地工作人员对接,全程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干预指导、提醒学生如何研、如何学。研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创新了什么。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挖掘文化内涵,感受风土人情,拓宽生活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增强生活能力。
研学实践课后学生自主完成“研学单”研学收获板块。展示课上及时总结研学旅行的自我得失,让每个孩子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用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分享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收获,把直观的体验内化为对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用创新的方式呈现研学旅行的成果,真正达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的研学目的。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我们坚持用好多元评价的尺子,让评价贯穿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对研学准备、研学纪律、研学礼仪、研学任务、研学成果等五个方面进行自评,最后由教师根据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评选出研学小标兵,并在班级内进行隆重表彰,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找到存在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三、注重细节管理,为学生研学旅行护好驾
研学旅行,属于校外户外集体活动,师生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在研学旅行前,由安全出行组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小贴士等,并注重加强教师、家长、交警等多方面的协作,共同保障师生的安全。
临行前,将所有指导教师进行分组,责任到班,并对安全应急预案进行详细的解读,让每个参与的教师了解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理的方法,与班主任共同负责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每个班的班主任在临行前在指导课上对学生进行专项安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外出研学必须听从教师的安排,随队参观要跟上步伐,相互帮助,自由活动要结伴同行,相互协作。
家长是研学旅行活动中不可忽略一个团队,他们在研学旅行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每次研学,每个班都会招募一些家长志愿者,参与到班级研学管理中。每次研学活动年级家委会成员全部参加,与学校共同负责本年级的研学活动。活动前,家长委员会积极主动与交警队联系,协调警力为我们的研学旅行保驾护航,确保师生的安全。
以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研学旅行让学生学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做教室里做不到的学问。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喜悦:在行走的路途上,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奇的叽叽喳喳,他们为第一次这样走出校园而感到兴奋和紧张;在行走的路程中,同学们学会了互帮互助,相互提醒,增强了团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实地的研学中,同学们拿着研学单,认真听,认真看,认真记,有的同学爬在地上写,有的同学爬在墙上写,即使这样的条件他们依然开心不已。
用成长的足迹,书写行走的人生。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是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识、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最好的教育在路上,因为只有在路上才能让孩子们见证艰辛、见证成长、见证梦想,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注:本文是2019年度基础教育重点专项课题《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育人途径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JCJYZDZX-1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