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关注表达,落实核心素养 ——以《空气中的流浪汉》一文的教学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学敬
[导读] 从2010年上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老师提出“充分关注表达,提高课堂效率”
        杨学敬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上海,200020)


        摘 要:从2010年上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老师提出“充分关注表达,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命题到最近两年新提出的“充分关注表达,提升语言素养”,其核心思想都是鼓励教师在细读文本之后,最大程度地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信息和语言形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进行有序的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笔者以《空气中的流浪汉》一文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在“充分关注表达,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一些教学实践,诠释了如何基于阅读情境,让学生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关注并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方式、谋篇布局、选材组材、表现手法和遣词造句等表达技巧。

一、案例背景
        1. 关于“充分关注表达”。从2010年上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老师提出“充分关注表达,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命题到最近两年新提出的“充分关注表达,提升语言素养”,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将其努力贯彻实施,在细读文本之后最大程度地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信息和语言形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进行有序的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2. 关于“核心素养”。从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开始,就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词。目前,学术界关于“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都有清晰的界定,但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没有权威的解读。不过,2017年3月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四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我打算以此为参照,结合小学的学段特点,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以沪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空气中的流浪汉》为例,在课堂实践中对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二、文本解读
        《空气中的流浪汉》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意思。因此,科普说明文一般有两个特点:一、科学性,即把科学知识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二、文艺性,即介绍科学知识时,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空气中的流浪汉》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作者使用了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分别从大小、数量、来源、好处、坏处和人们“管教”灰尘的方法等方面对灰尘进行了介绍,课文层次十分清晰,语言严谨又不失幽默。
        通过细读文本,我发现这篇课文在表达方面有几个很好的资源:(1)遣词造句方面十分严谨,用词准确生动。(2)有好几个小节的开头都有过渡性的词、句。(3)根据中心安排主次,详略得当。(4)无论是段,还是篇,作者都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所有这些课程资源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秉着“课文就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师要“用课文来教,而不是教课文”的指导思想,笔者打算把这些资源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了解了科学知识,还能学到作者高明的表达技巧!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起点,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1. 字与词。进入四年级,学生学习生字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生词的能力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大胆放手,只把那些关键的和学生凭借自己很难理解到位的字词在课堂上点一点。
        2. 句与段。经过前三年课文的学习和一定量课外阅读的经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理解《空气中的流浪汉》这篇课文的内容并不难,难的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他们虽然能够理解句与段的内容,但要想发现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联系比较难,因为他们既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因此,课堂上我打算在这方面花点时间,帮助学生理清这些句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其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3.段与篇。学生在写作文时,已经能把一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写清楚了,但通常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各个段落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即使有逻辑也会写得向流水账一样,主次不分。而《空气中的流浪汉》在布局谋篇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层析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如果能在理解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的高明之处后,比葫芦画瓢,将学到的写作技巧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作文水平一定有所提高。
        
四、目标设定
        基于以上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结合“中年段应以段的教学为抓手,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基本的段落形式,初步建立篇的概念。”的年段训练要求,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条,分别侧重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审美、思维和文化”:
        1. 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游荡、流浪汉、功用、管教、漫天飞舞”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读好2、3小节。
        3. 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灰尘的,其中哪些方面是重点介绍的;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科普说明文表达的严谨与生动。
        4. 激发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
        此外,我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灰尘的相关知识,体会科普说明文表达的严谨与生动。
        2.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高明之处。
        
        五、片段评析
        【教学片段1】关注作者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魅力。
        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灰尘很小的呢?(出示句子:“灰尘很小,一千颗灰尘紧挨着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长,所以平常除非灰尘特别多,人们是不大感觉到这些小东西的存在的。”)自己读读这句话,圈出有关数字的词语。
        生:读句子,圈出词语“一千颗”和“一厘米”。
        师:一千颗灰尘只有一厘米长,一厘米有多长?用指甲比划一下。一千颗很多,而一厘米很——短,这样写就很具体形象。一千颗灰尘只有一厘米长,真是太小了!谁来读读这段话?
        生:指名朗读。
        师:你把关键的数字通过慢慢读,读出了灰尘的小。如果把“紧挨着、也只有”读得重一点,灰尘就显得更小了。谁再来试试?
        生:指名朗读。
        师:灰尘小本来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但是作者用上拟人的手法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后,就把它说清楚、讲明白了,写得真好!
        【评析】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了解“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极其益处,从而明白:说明性语言也是很有魅力的。
        
        【教学片段2】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和标点,体会语言的精准。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第2节中“灰尘的来源”。请好好读读下面这段话,试着加上标点。
        刮风了,地面上无数的沙粒、泥粉就扬起来了(  )在工厂里,高高的烟囱吐出浓黑的烟(  )火山爆发,会带来无数的灰烬(  )车辆奔跑、人走路,又会带起多少灰尘(  )此外还有天上的流星,它和空气一摩擦,整个儿都烧掉变成灰尘了,据说每昼夜就有1430万吨这样的宇宙灰尘落到地球上。
        生:加标点。
        师:想一想,同样是介绍灰尘的来源,为什么前三个来源后用分号,而第四个来源后却用句号呢?
        生:因为前四个灰尘的来来源都是来自于地球,最后一个来自于宇宙,所以第四个来源后用句号。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你再看“此外”这个词,也可以看出第五个来源与前面几个来源不同。综合这两个原因,第四个来源后用句号比用分号合适。
        【评析】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科普文的严谨之处:不要说文章的语言了,连标点都可以表达得这么准确!这也是在告诉学生:虽说分号前后是并列的几方面,但这几方面的先后排序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写。
        
        【教学片段3】关注作者的段落结构,体会严密的表达。
        (出示第3节:也许你没想到,这些乱逛的灰尘也还是有用处的。没有它,天就不能下雨。因为地面上的水汽升到天空后,形成云彩,但是,没有灰尘,云彩中的水蒸气就不能聚集在一起。如果你不信,不妨试一试。在下雨时,拿个干净的白瓷碗放在院子里,接上点雨水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碗底存有许多渣滓——这就是灰尘。


        师:现在,你知道灰尘的用处了吗?其实,只要这三句话作者已经把灰尘的作用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写下去呢?后面这两句话又在写什么呢?
        生:作者是为了让我们读者更加相信他的话。
        师:是啊,虽然前三句已经把原理解释清楚了,但作者考虑到灰尘的用处大家不太了解、而且很抽象,所以下文又列举了一个实验,这下我们完全信服了。同时,也通过他这样一层一层的叙述,犹如剥笋一般,让我们完全了解了灰尘的用处,写得真好!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小节。
        【评析】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又一个严谨之处:在行文上应该写什么、不写什么,要写的内容需要写到什么程度等,都要处处为读者考虑,标准是:让读者读得懂、读得方便、读得有趣。
        
        【教学片段4】关注句子间的联系,体会作者的“言之有理”。
        师:第4节主要写什么?
        生:灰尘的坏处很多。
        师:作者是怎么写出它的多的?请拿起笔,自己读读第4小节,边读边在文中圈圈划划。
        生:灰尘会迷人的眼睛,会呛人的鼻子,会使人的呼吸器官发言,会使机器的声音嘶哑,会使电影胶片失去功用。
        师:如果把这些坏处进行分类,想一想:先讲了哪一类,又讲了哪一类?
        生:作者先讲了对人的坏处,又讲了对机器的影响和对胶片的影响。
        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两类的?
        生:由熟悉到陌生。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先讲读者熟悉的,让读者感到亲切;再讲读者不熟悉的,让读者越读越有兴趣。
        【评析】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这一系列追问,让学生明白:在一段话里,虽然各个方面是并列关系,但是先后的排序也应该有一定的考虑。有时候,这几个方面随意排列是可以的,但也有时候就不可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教学片段5】关注作者的详略安排,分清文章的主次。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第3节“灰尘的用处”和第4节“灰尘的坏处”。观察一下这两小节的篇幅,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3节的篇幅长,第4节的篇幅短。
        师:为什么作者把用处介绍得这么具体,而把坏处介绍得这么简洁呢?
        生:因为灰尘的坏处是大家都熟悉的,因此作者只要简单列举一下就行;而灰尘的用处却是大家不了解但又感兴趣、想知道的,所以要写得详细一些。
        【评析】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作文时不仅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而且哪些内容要详写、哪些要略写,不能想当然,要看行文的需要。
        
        【教学片段6】关注作者的谋篇布局,体会作者的“言之有序”。
        师:写“灰尘用处”的第3节和写“灰尘坏处”的第4节,在先后顺序上可以对换吗?联系上下文,好好体会。
        生:不能对换。因为下文的第5、6节是对“灰尘管教方法”的介绍,所以在上文一定要先写“灰尘的用处”,再写“灰尘的坏处”,这样4、5、6三个小节才能顺得下来,更合逻辑。
        【评析】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谋篇布局上得全盘考虑各个小节的布局,一定要“言之有序”,随意组材肯定是不行的。
        
        【教学片段7】关注上下文间的联系,体会文本的“内在逻辑”。
        师:请大家自读课文的第6节,找一找:文中提到的管教灰尘的方法都有哪些?
        生:吸尘器和植树造林。
        师:这两个方法哪个更好?为什么?
        生:植树造林的方法最好,因为作者在这一节中说这种方法是“最积极、最根本、最有效的”。
        师:联系上文中的第2节,想一想:为什么植树造林是“是最积极、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生:因为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气中有几十万颗灰尘,而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就少得多,一酒杯空气中只有一百多粒。两者相差几千倍。
        师:不同环境中灰尘的数量居然相差如此之大,怪不得第6节中作者说植树造林是“是最积极、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请你结合刚才的思考,完成这个说话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能学着3、4小节的样子以此为总起句说一段话吗?
        植树造林是最积极、最根本、最主要的方法,                    。
        【评析】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一来是增进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二来是告诉学生以后自己写文章时也要注意上下文的呼应,三来是检验学生把课文中的信息进行重组和表达的能力,实现“借助语言环境,训练学生表达”的目的,一举多得。
        
        【教学片段8】关注各小节间的联系,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对各小节的研读,知道了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灰尘。再次浏览一下全文,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小节联系起来的?
        生:老师,我找到了,好几个小节的开头都有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或者词。
        师:你真会发现,让我们一起把这几个句子读一读,特别关注加点的词: (1)“也许你没想到,这些乱逛的灰尘也还是有用处的。”(2)“但是,灰尘的坏处还是很多的。”(3)“这样看来,我们就不得不管教管教这些空气中的“流浪汉!”啰!”(4)“使用吸尘器,这是最简单的捕捉灰尘的方法。”
        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这些过渡句虽然短小,但作用却很大,是连接上下文的桥梁。有了他们,各小节间就显得很连贯、很通顺。以后你们写作时,也可以试着在一段话的开头写上一句这样的话,会令文章增色不少。
        【评析】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课文的每一小节写了什么,还要了解各个小节之间是怎么联系的,这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很重要的。以前学过的许多课文中只有一处过渡句,而这篇共6小节的课文中居然有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有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得很自然、很紧密,还有一个小节根本就是过渡段。因此,我不仅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关注这一点,还鼓励他们以后在自己的习作中能学以致用,提高习作的流畅度。
        
        六、教学反思
        1. 市教研员一直建议老师们基于阅读情境,让学生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关注并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方式、谋篇布局、选材组材、表现手法和遣词造句等表达技巧。在此方面,这节课的设计是很用心的,并结合文本特点,摸索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路径,使这节课更显出一股浓浓的“语文味”。
        2. 语文课一定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这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思维的含量是很足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真正深入本文,潜心阅读课文中的这些文字,在朴素的教学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切实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的确,在上这节课时,我发现虽然课堂上虽然很多时候是静悄悄的,但是学生的头脑里却是一直在思考的;虽然一直在动脑筋,但是孩子们并不觉得枯燥。下课后问学生上课的感受,他们都觉得这节课蛮有趣的,还很惊喜:自己之前预习时觉得这篇课文很平常,没想到课堂上细细琢磨之后还蛮有味道的!
        3.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确关注到了作者在表达方面的成功之处,并产生了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愿望,相信日后也会有学以致用的行动。只是“知——能”的转换需要过程,学生在知道这些表达技巧后想要熟练、恰当地运用,还需要老师课后提供一定的训练机会和细致的指导。换句话说,先“学”后“习”,在老师“教得完整”之后,学生如能“学得充分”、“练得扎实”,语言素养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1.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S].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