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微娟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325600
摘 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是否一致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如今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造成了5+2=0的德育成果。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学生的家庭德育现状,单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校互动成为迫切的需要。本人结合自身德育工作的实践,对中职家校共育现状进行粗浅的探讨和分析,旨在找准原因,落实对策,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家校共育;对策研究
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高度关注学校教育,却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一、中职学校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生家长普遍存在的以下问题:
1、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粗浅。中职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家长自身的素质和教育观念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部分家长认为一切教育任务都应该是学校和老师完成的,作为家长,没有过多的责任。
2、对家庭教育力不从心。部分家长外出经商,把孩子托给祖辈照顾,甚至让孩子单独在家,平时没有大人监护,家长只负责给孩子生活费;部分家长来自外地,忙着打工赚钱是目的。时间一长,最终形成了“只养不育”的现象。
3、特殊家庭的教育严重缺位。我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父母的离异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造成严重影响。“爸不疼,妈不爱”的孩子,他的思想品德往往有“问题”。
(二)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分工阻碍了家校共育
中职学校虽然一直在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多德育工作落在了政教处和班主任的身上。家校共育需要学校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一个班级不仅仅是班主任在做德育工作,任课教师也应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担任德育教育角色,教务处等各个部门也应积极有效地配合。然而,因为某些原因,学校在这方面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从而延缓了家校共育的步伐。
那么如何建立家校共育,并保持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二、中职学校家校共育的对策
(一)转变学校和家长的观念,增强家校合作意识
一方面,学校要转变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和态度。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决定家校合作成败的关键要素。学校管理者是家校合作的有力推动者,要做好家校合作的宣传,提高教职工家校合作意识。教师是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推行者、指导者,要争取各种力量获取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让家长明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父母的责任。”
(二)加强学校组织机构建设,推动家校共育制度
一是组建家委员会。由学校牵头,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家委会。由于家长自身素质的不一,教育意识、教育要求、教育环境、教育水平的不同,有选择性地邀请不同层面的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共同参与管理,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时效性。
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每个学校最常用的家校共育的途径,它为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学习提供了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把家长召集在学校来一起研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对传递全局性的信息,解决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范围地纠正中职学生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等很有实效。但它缺少了深入研究学生的机会。为解决这一难题,本人偿试着召开分类家长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成绩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根据每类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三)拓展家校交流渠道,创新家校合作模式
信息化社会,中职学校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家校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学校。用手机联系已成为家校互访最常用的有效途径。
家校合作还有很多方式,如:家长开放日、校讯通平台、联系簿、微信、钉钉等,只有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使家校合作真正地富有成效。家长对教师的认同与依托、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教师对家长的理解与尊重、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家校关系的必要条件。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形成良好的家校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完善。家校共育,需要教师走出教室深入家庭,需要家长走出家门加入学校管理,进而真正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其后续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丁伯正.试论家校合作[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
[4]梁霞.家校合作——少年社会化的有效途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