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 265600
摘要:本次疫情暴露出国人信息辨别筛选能力普遍较差的特点,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求其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辨别真伪,思考哪些事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使其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能进一步开拓创新。目前存在的普遍状况是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辨能力。
关键词:语文;?批判性思维;?价值观;
现代社会有很多碎片化信息,很多人往往通过截取只言片语或者蛛丝马迹来片面地做出评价和反应,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缺乏理性思考。这暴露出当前教育中不重视理性思维教育,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的问题,因此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迫在眉睫。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疫情期间,各类消息飞速传播,真假难辨。例如“喝红酒能抵抗新冠病毒,延缓病情发展”“含大蒜能消灭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低温可存活20年”等,这些言论大部分学生很少会主动思考,有个人见解者更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不仅缺乏区分真假消息的能力,更缺乏主动思考、主动辨别的意识。
(二)缺乏批判精神,不敢质疑权威
这次疫情中,权威专家钟南山院士的研究理论也是在不断论证中逐渐清晰起来的,例如新冠病毒传播途径由最初的人与人之间会传染,到飞沫传染,再到粪便传染。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的各种推测,尚且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更何况其他碎片化信息?高中生的判断易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缺乏理性思考和事实依据。
(三)缺乏人生导向,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疫情期间,李兰娟院士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留给保家卫国的军警战士,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的确,某些高中生追星热情远大于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人物的崇拜,部分学生立志当“网红”,向往不劳而获。这些中学生普遍缺少责任和担当,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因此,应抓住此次疫情防控契机,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命感、责任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采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中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问为什么,更不敢主动向老师提问甚至质疑。新时期,老师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和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质疑老师,敢于质疑书本,敢于质疑权威;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个人观点,学会倾听他人不同观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同时要有师生平等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民主协商、批判质疑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氛围,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设置思辨性问题,多元化解读教材
目前通行的教材以文学鉴赏为主要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批判性文章及议论文较少,课后练习也多以知识总结性问题为主。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设置思辨性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批判性思维教育内容与学科内容相融合,多元化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三)设置批判性目标,确定阅读主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以“疑”引起思维矛盾,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由此及彼、积极推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因此,阅读训练应尽量选择新鲜的、有冲击力的内容,设置批判性的阅读主题,明确批判性的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质疑、推理、查证、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如鼓励学生接受发散式的观点和自由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活动、成果汇报会、专题沙龙、问题讨论会等语文实践活动。首先,通过论说经典、评论时事、多角度阅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次,通过开展讨论或者辩论活动搜集实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纠正个别同学的思维偏差。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批判精神,使学生习惯用批判的眼光来分析事物的合理性,并加以理性判断,以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建立专项写作任务群,进行论证方法指导
教师可建立专项写作任务群,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主题开展讨论、质疑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进行思维创新和个性化表达。使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为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交流,形成头脑风暴。学生的作文评改可以有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由师生共同完成评改意见,并进行优秀习作展览,在师生交流的思想碰撞中激发学生对内容、立意、构思、语言等多方面的反思。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反思的习惯,在引导学生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辨析、判断和推理等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在无形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事实证明,把语言表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评判、反思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例如,开展有关疫情的写作课程,针对疫情中热点事件建立专项写作任务群,突破僵化的写作模式,倡导多样性写作,鼓励个性表达,帮助学生理性思考。
综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学生筛选和辨别有效信息,对各种事件形成正确的个人观点,有利于青少年培养个性化思想、形成独立的人格,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现状。
参考文献
[1]甘和平.语文创新教育与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9).
[2]陈振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模式之争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9).
[3]武宏志.思维的灵魂——理性标准[J].逻辑学研究,2016(3).
[4]杨俊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尝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8).
[5]秦训刚.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4.
[6]陈玉秋.思维学与语文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