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背景下的“ARCS”动机模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1期   作者:周蕾
[导读] ARCS动机模型的核心理念在于要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周蕾
        无锡市清名桥中学 江苏 无锡214000
        文章提要:ARCS动机模型的核心理念在于要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与深度学习理念不谋而合,两者都摒弃了机械重复、依葫芦画瓢式的低效学习,而着眼于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地学习。因此,围绕“注意”、“关联”、“信心”、“满意”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必定能更好地达到促进语文深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ARCS动机模型、学习动机、深度学习

        ARCS即Attention、Relevance、Confidence、Satisfaction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它们的组合源于一位美国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倡导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构建起学习与学生自身之间的关联,以达到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进而明确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的目标。个人认为这无疑与时下所倡导的深度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都旨在改变学生机械重复、依葫芦画瓢式的低效学习,达到积极主动、有意义地学习的理想境界。因此,充分利用ARCS动机模型来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必定能更好地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一、引起学生注意(A),催生学习动力
        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很注重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或创设一个情境,或抛出一个问题,或与学生一番互动……这都是为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注意力,保障整节课的教学效果。犹记得多年前聆听过的特级教师朱震国老师的公开课:铃响后,朱老师便干净利落地跟学生说:“我先给大家朗读一下文章的1-4节”。于是,极富磁性的声音回荡在课堂,语速时缓时急、语调时高时低,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一下子便牢牢吸引住了全场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那真的是一种享受,而学生在这样的享受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便投入到了对文本的思考。这种充分利用教学者特长而设计的导入,简单、质朴,却也胜过了其它任何形式,这样的课堂,学生如何不投入?
        当然,课堂导入需要结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场合等诸多因素去考虑。它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但不变的是它的宗旨: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后续教学环节服务。
        二、建立学习关联(R),提高学习效率
        1、建立与已习得知识的关联。部编教材每单元的文章,要么体裁相同,要么主题相近。因此,若能抓住每篇文本特色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加理想。

比如八上第五单元为说明文单元,在教授了说明文文体特征,带领学生学习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两篇说明文基础上,我鼓励学生用在前两篇文章中所习得的说明文解读方法来自行解读另外两篇(《蝉》、《梦回繁华》),这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说明文解读方法,而且真正把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其思维比听老师讲解更加活跃,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2、建立与生活经验的关联。记得在教授《活板》一文时,为了化解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畏惧,我要求学生预习文章时,根据文章的介绍,尝试用橡皮泥进行“活板”的制作,还原整个工艺过程。果然,因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们在动手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文本,顺利理解了文中诸多难解的字词句,课堂教学节奏明显变快,且效果更佳。
        三、呵护学生的信心(C),激发持续学习愿望
        1、用丰富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获得进步。丰富一下语文学习的形式,多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往往更能建立学生的自信。比如,九年级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我们组织学生以“诗歌朗诵点评会”的形式展开学习。根据对不同诗篇的喜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首先在组内朗诵并互评;然后在班级范围内分组进行集体朗诵表演,接受全班同学的点评。这一活动将文本理解、合作交流、切磋展示、成果汇报等学习任务融为了一体,“卷入式”地将每位学生裹挟到学习之中,不仅人人有事干,学生也会发现自己确实“能干事”,从而提高了学习自信,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2、用合适的评价形式让学生持续发展。曾不止一次听到钱梦龙老师提及,他年轻时针对学生状况,刚教授写作时只要求学生先学会分段,只要交来的文章,能合理分成三段,不管中心、选材如何,一律给予90分。这大概就是运用合合适的评价来提升学生自信的经典案例了。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基础自然好得多,但是这种优化评价形式,保护学生自信的教学理念值得一学,也就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评价,由易到难,逐步进步。小步走,不停歇,总比丧失信心以致退步要好吧。
        四、帮助学生获得满足(S),为深度学习奠基
        语文学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是融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展示平台,那么就能让学生获得满足,进而激发更加深入的学习。例如我们可以为擅长朗读的同学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朗读的水平,或许就能使之有满足感,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样,我们可以为擅长写作的学生进行更细致的指点,打造出更为优秀的范文,甚至获奖、发表,这必定也能让他获得满足,并更具学习动力。当然,哪怕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他有了一点进步,我们的一个笑脸、一句表扬、一颗甜甜的糖果……都必定会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进而投入到更深入的学习之中。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ARCS动机模型产生的基点,这也是当下推进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这四个方面不断深入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以期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2. 郭元祥 深度学习:本质与理念 《新教师》2017
3. ARCS模型驱动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微课程设计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
4. 许小荣 ARCS动机理论视野下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