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思路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1期   作者:陈林平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提出“
        陈林平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白圩乡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提出“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活动方式”,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更多的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自身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难以有效的提高自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仅为应付考试之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能完全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无法实现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培养,使学生出现自主意识差、自主能力低下的状况,十分不利于学生在日后的成长和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
1.创造学习氛围,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受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学习的自律意识很差,难以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模式下,要求学生可以独立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数学意识,对提高学生知识的质疑和释疑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更有针对性的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首先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开放、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会更容易接受,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并不完善,生性活泼,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课堂氛围的要求也会比较高,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于教师的敬畏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活跃程度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交流互动的数学课堂。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先帮助学生简单地认识人民币,“元”、“角”、“分”,学生在认识人民币后回忆日常生活,再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情境,可以使一部分学生扮演营业员,另一部分的学生去扮演顾客,模拟现实超市中购物的场景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尽量给学生以真实的人民币去强化学生的认知,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究的意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讲解“长度单位”的教学内容时,可能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于“厘米”、“分米”、“米”以及“毫米”等长度单位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准备教学工具,如长尺,为学生测量身高,帮助学生掌握厘米的概念,然后再适时的导入米、分米等换算。以导入式的教学模式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长度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获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融会贯通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数学思维更片面、更狭隘,对于数学知识与问题的了解和掌握也往往是停留于表面的。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大部分学生对于典型的应用题都会比较容易理解并可以熟练地解题,但是一旦题型稍有变化就会使一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这是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更好的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典型的应用题,精讲、深讲,然后引导学生去训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利用一题多解的训练来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乘除法的应用题训练时可以为学生举例,如“如果李雷同学以前每分钟可以打20字,完成一篇文章需要40分钟,现在李雷同学更优秀了,每分钟可以打40字,那么相同的一篇文章现在他需要多少分钟可以完成呢?”对于这样的数学应用题,教师可以在解答此题的基础上,为学生稍加变动,出一道内容相似的应用题,以此为基础去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李雷同学每分钟打字速度比以前快了20个字,并且是以前打字速度的两倍”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究,以“一题多解的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3.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阶段,发散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发散性的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定向思维习惯,使学生可以从更多角度的去思考和探究问题,寻找问题的着手点,提出自身的看法,并通过努力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适当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如教师在整理四则运算的教学内容时,尽量的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四则运算的了解和掌握之间的内在联系上,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而加法与乘法之间是转换关系”。教师稍加引导使学生去探究二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学生在看待问题时具有独立性和片面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阶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有效的学习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加强对于学生融会贯通的训练,培养小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意识,使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仲毓.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20,(20):70-7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34.
[2]杜莺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89. DOI:10.16681/j.cnki.wcqe.201905054.
[3]武玉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1):71.
[4]于凤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4):107.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24.105.
[5]杨鸿.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2):63.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12.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