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艳丽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第七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进步,并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助力支持。文章结合本人实践教学经验,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需求和应用需求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需求;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其必须要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关键地位,并能够通过对他们的需求分析,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带给他们良好的学习体验。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观察他们的日常学习表现,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分析学生兴趣需求,创新课堂导入模式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兴趣需求是他们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做好对他们的兴趣需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导入模式的创新,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物品的认知,将这些物品与对应的图形联系到一起,通过物品配对的游戏来完成对他们的兴趣激发,由此达到理想的课堂导入效果。实际上,我的此次课堂导入模式是以信息技术、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设计的,因为信息技术本身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并通过直观的呈现让学生看得到,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作为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其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我们可以借助配对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生活物品与图形的配对,这不仅可以带给他们良好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记忆,这可以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并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二、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所谓“学习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学习状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种需求,其中高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没有一点认知经验,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学习,而低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具有较好的认知经验,因此对知识的学习需求不大。通常情况下,我们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会以学习能力的方式予以表现,即当他们对某一知识学习能力较强时,说明他们的学习需求较低,反之则学习需求较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时,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思维能力,所以我就设计了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以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基础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由此做到在满足他们学习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他们的学习能力锻炼。而在进行《可能性》的知识点教学时,虽然学生知道什么是可能性,但他们并不具备从数学角度进行该知识内容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来完成知识教育,因此本课我选择应用师生互动学习模式,由此来保证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分析学生应用需求,创新课后作业形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应用需求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因为数学知识是一门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知识,学生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应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我们必须要能够让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的本质状态,在保证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由此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想要满足学生的应用需求,就必须要做好对课堂作业环节的创新,因为作业是学生独立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关键环节,其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进入到生活中予以表现,所以做好生活化作业的布置是创新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应用需求的关键方法。例如我在完成《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学习后,我就让学生在课后到商店、超市去进行购物体验,让他们真正学习使用人民币,学会如何正确的进行购物。又或者在完成《生活与百分数》的学习后,我就为学生布置寻找生活中百分数的课后作业,让他们有机会去进行生活观察和探究,在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途径基础上,对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予以分析,由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百分数的生活价值认知,在满足他们的数学知识应用需求基础上,也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助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推动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其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够为他们提供符合成长需求的教学服务,由此来保证教育工作能够顺利予以开展,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数学素养的构建,由此来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煜煜.基于学生需求的小学数学教学再设计[J].中华少年,2019(22):53.
[2]莫国平.指向学生需求:小学数学校本化实施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