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合川区凉亭子小学 重庆市 401520
摘要:近些年来,素质教育愈发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对于学生心理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小学生,其正处在性格养成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重视。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小学阶段班级管理当中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具体渗透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给小学教师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渐渐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儿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实施班级管理期间,应当对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重视,与儿童及时进行沟通,并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这样才可促使儿童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培养其积极心态。所以,对小学阶段班级管理当中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具体渗透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和谐的班级氛围对于培养儿童心理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当中,教师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知识加以重视,同时还需对儿童接受程度加以时刻关注,着重培养儿童的学习自信。一些儿童无法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透彻理解,此时教师需多一些耐心,积极对儿童进行引导以及启发,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这一能力。同时,教师还需对儿童具有的心理特征加以充分利用,当儿童回答完教师所提问题以后,教师需适当表扬儿童,这样除了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之外,同时还能促使儿童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儿童无法及时回答出教师所提问题,教师也不要批评儿童,应当引导以及启发儿童,让其勇敢表达出心里想法。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和儿童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给予儿童足够的鼓励、理解以及尊重,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互动之中。
二、强化师生课后交流
其实,师生关系并非上下级关系,教师是儿童的良师益友,除了扮演授业解惑的角色之外,同时还是儿童的朋友,所以教师在课下应当与儿童多进行沟通,除了对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加以了解之外,同时还需对儿童的生活状况进行关注。针对性格内向的儿童,教师开展班级管理期间应当多对其进行鼓励以及关注。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儿童,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指出其学习方面的错误习惯,同时给予其单独辅导,提升其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在课后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之时,教师需对儿童家庭情况及时进行了解,针对单亲家庭的儿童,教师需给予其更多关怀,注重保护其隐私以及自尊心。
三、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
教师可组织一些趣味性的班级活动。在不影响儿童正常学习的前提之下,驾驶可对以往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形式进行改变,组织极具现实意义并且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比如,教师可组织汉字听写以及100以内速算大赛,以此来提升儿童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比赛之前,儿童通常可以主动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1-2]。同时,教师还可组织拔河比赛以及接力比赛,以此来增加班级当中儿童间的默契与友谊,对其集体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加以培养。在清明节之时,教师还可组织儿童到烈士陵园扫墓,让儿童谨记自身使命,学习红色精神,勿忘国耻,激发儿童的爱国情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绘画、唱跳以及歌唱比赛,以此来培养儿童多方面兴趣,对不同儿童具有的特长与优点进行发现。通过上述趣味活动,除了能够对儿童学习生活进行丰富之外,同时还能促使其逐渐养成自尊、自爱与自信的良好品质,逐渐树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给儿童营造一个良好成长及发展环境。
四、教师需注重言传身教
众所周知,教师为教育根本。教师在与儿童相处期间,是儿童严重的榜样以及权威。因为儿童年龄较小,缺少认知能力以及明辨是非这一能力,同时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教师需对自身言行举止时刻加以关注,并且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进而给儿童树立起良好榜样。儿童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可以逐渐养成良好品质以及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在铃声响起之时走进班级,发现讲台边上有一张废纸,教师要弯腰拾起。再如,在课下遇到其他同事之时,教师要礼貌的主动打招呼[3]。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起到教育作用,促使儿童健康发展。
结论:综上可知,小学乃是儿童由感性认知逐渐朝着理性认知进行转变的重要阶段,假设儿童在此阶段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极易对儿童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为此,教师需在班级管理当中对心理健康方面教育进行渗透,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强化师生课后交流,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同时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这样才可让儿童正确看待社会以及自己,逐渐提升其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楠.搭建心灵之桥,成就师生精彩——小学班级管理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J].华夏教师,2020(17):86-87.
[2]张小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J].华夏教师,2020(17):78.
[3]马国华.回归初心以德育人——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J].中国农村教育,2020(1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