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1期   作者:王宏
[导读] 由于国内对体育实践性研究不足,导致体育课成为唯一一门没有实用教材的课程
        王宏
        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  750000
        摘要:由于国内对体育实践性研究不足,导致体育课成为唯一一门没有实用教材的课程,尤其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表现的较为明显。强健其体,育之其魂,田径是运动之母,在学生柔韧、协调、关节灵活性发展的黄金时期,优化田径运动教学方式,不仅能增进学生的体育认知以及体能素质,并且能够为高阶段多样化体育训练打下基础。
        关键词:田径课堂教学;小学体育;兴趣教学法
        引言: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项目的重要一环,田径运动不仅能维持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基本活动开展中,更兼备培育个人价值观在内的各项精神的功能。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愿意深挖研究,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是否真正喜欢、感兴趣。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与体育项目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着很大的关联。开展小学体育田径教学需要切实考虑学校软硬件条件,并对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加以探讨,秉承寓教于乐、阳光体育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把握兴趣教学法实质内核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状况问题频出,体育教育成效也随之在大众视野下产生热议。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调动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教师在课堂上,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索奥秘,把课堂变得像游戏一样具有趣味性,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从茫然地被投喂转换为主动地寻找答案,实现自我解答,这是一个自主学习能力获得高速发展的过程。有序备课、依序组织体育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运动潜能,助力国民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突破传统田径课堂教学现状
        1、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者要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来转变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多元化教学是新时代教育者要追随的方向。采用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思维,有效提升课堂活跃度,富有变化的课堂往往带来更有趣的师生互动效果。新时代的学生从小所接受的事物是开放的,喜欢新鲜事物。老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师生之间得以达成亲密无间的合作。照本宣科的老师从古至今都不受欢迎,勇于创新、不落窠臼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正面的情绪状态是打造一堂好课的开头。饱满亢奋的精神状态、肯定性的口头语言激励也能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情绪,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成效,师生关系和睦友善的课堂很容易高效产出教学高质量。
        2、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中小学生每测愈下的体质测试结果仍旧表明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依旧不尽如意。究其原因,除体育课程自身特殊性外,很大一部分问题集中于教学岗位设置和教学制度考核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挥。一节好的体育课没有一个固定的定式,新时代的体育教学需要教师队伍不断开拓创新,增添新的色彩。同样,体育能力评价标准也不用只局限于50米米跑、立定跳远几个有限的项目,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全方位评判,这样才可帮助学生形成对自身身体素质的全面认知,为后期训练制定科学方案。


        三、多层次应用兴趣教学法
        1、创设情境,增添趣味
        授课之本在于传授新知,授课之能更在于新知讲解要有纵深度。涉及知识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学生的有限注意力中仍能由点到面,有侧重地铺陈开来。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场景出发,学生从而能跟着教师的师范讲解完成自我思索、认知,实现师生的融洽互动,让一节课变得充满灵气。在教学环境中导入生活实际,借助提问、联想预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组织一场“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弯道跑的动作技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弯道跑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目的。再或者变换跑的动作形状和方向。在跑进中引导学生按教师的信号进行小步跑、后蹬跑等练习,使学生感到新鲜,课堂气氛活跃。在长期训练中适当变换跑道、学校草坪、周边小土丘等人文自然环境,展开体能训练时给学生新异的刺激,引起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趣,对田径运动产生好感。
        2、兴趣组队,以生为本
        摒弃掉僵硬的填鸭式教学,抛弃掉传统的概念性讲解,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学主体对象上,趣味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阳光的体育运动气氛。根据学生的性格、体质的状况等身体素质,以及学生的兴趣,为学生选择最适合的田径运动项目形式,划分兴趣小组,展开竞争性比赛或者互助性合作。譬如,在力量训练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身体部位耐受力薄弱部分自行选择练习。真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来改变课堂的单一授课模式,让课程变得有趣,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这样的教育,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推动课程进阶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小组合作比拼还能助推多元课堂的构建,实现公平良性进阶的兴趣圈子。
        3、阶段筹备,循序渐进
        体育教学的难点在于体育本身的特点:移动、对抗、户外,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方面受限颇多。譬如在进行百米跑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照示意图、录像等多媒体影像资料以及教师正确技术示范,把起跑的正确的动作要领记于心间,熟能生巧,启发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然后展开跑步姿势的纠正和自查,为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打下良好的基础。引领学生的好奇心渐进性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田径运动的内核,又极大规避风险,保证安全先行。
        结束语
        作为育人手段,学校展开体育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创设一个带动全体学生都能参与锻炼的情境,并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给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体教融合背景下,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都是青少年阶段需要重视起来的,文体两开花,协调发展的真正实现,需要科学性、全面化的组织体育教育活动,带领全国人民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孟广伟.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项目的作用[J].田径,2020(06):51-52.
        [2]包欢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J].田径,2020(06):52-54.
        [3]陶宝强.小学趣味田径教学四种主导方法[J].田径,2020(03):21-22.
        [4]林阳.小学体育田径课教学内容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6):15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