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1期   作者:刘秋凤
[导读] 儿童心理健康的的标志是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好,心态平和,求知欲强,
        刘秋凤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长铺镇第三小学
        摘要:儿童心理健康的的标志是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好,心态平和,求知欲强,意志力强,性格活泼等。儿童心理健康不仅仅与个人有关,甚至会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可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里健康
        现在农村的父母一般都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老人管理孩子的精力,方式方法与现在的教育理念想背离,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爱的缺失下成长,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再加上老人对孩子溺爱,心理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弥补这份缺失的爱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监管:
        一、加强政府主导,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机制。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中,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通过财力、物力、人力的合理配置,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和设施建设,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积极整合资源,建立政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完善劳务输出人员家庭档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库,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和留守儿童的管理服务。村级组织要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及留守子女监护等情况,督促“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履行教育和监护子女的法律义务;配合有关方面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卫生保健、人身安全及摸底调查等工作。要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留守儿童的制度,把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党员“三卡”管理和干部工作考核中,每一位党员干部联系一户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的便利条件,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学校还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里咨询室,老师应该把爱播撒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以此来弥补、疏导和改善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三、进一步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让留守儿童亲情不缺失。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应切实承担起监护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外出的家长有能力的可以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读书生活,如果条件不允许,父母一方最好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要通过爱心教育,唤回家长的亲情,督促外出务工人员时常回家看望子女,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多与子女联系和沟通,让留守儿童的亲情不缺失。
        四、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自强班”、“留守儿童家庭服务站”、“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托管亲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动员和组织乡村党团员、学校教师、妇代会主任、“五老”志愿者等,担任“代理家长”、校外辅导员,建立健全老教师校外辅导网络,定期与学校、家长沟通联系,做好社会关爱服务工作。广泛开展“手拉手”、“幸福快车”等关爱帮扶活动,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进一步加大“希望工程”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力度,通过少先队“手拉手”行动等服务留守儿童。借助新闻媒体,积极地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命运,营造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干预策略[J]. 刘文彬.??文学教育(下).?2019(05)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刘静.??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