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音乐常规化评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以“小学一年级“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1期   作者:朱文燕
[导读] :小学低段既是孩子的过渡期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朱文燕
        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低段既是孩子的过渡期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笔者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结合音乐教材内容,制定、开发出完整、科学、可操作性的适合小学低段年级的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常规习惯  形成性评价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课标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小学低段是幼衔小的过渡期,又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规范小学低段音乐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落实可操作性的终结性评价,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设计评价工具,形成一个便于操作、简单易行的方法策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搭建小学低段音乐课行为常规评价   
        1.设计课前常规化行为记录表,为评价提供支架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根据学校教学楼与音乐教室相隔甚远;音乐室所处楼层较高等两大因素,笔者设计了一张课前常规化行为记录表。在这个记录表里涉及到学生书本携带、音乐教室门口排队记录、路途有无奔跑,在楼梯上有无“推”、“挤”“打闹”等现象,并请音乐小组长在该学生的对应项目内进行记录。课前准备比较优秀的班级将由音乐课代表在本班的音乐教室门口贴上“习惯之星”,目的是进行班级间的比赛,凝聚班级力争上游的团结之心。表格如下:
       
2.做足“课堂常规第一课”,为评价打好基础
        笔者专门设计了小学阶段的第一堂课:1、听音乐《summer》让学生认识我们的音乐教室,感受轻松、愉快的心情;2、听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学生拍手陆续走入音乐室;3、听音乐《海鸥》调整上课的坐姿;4、听上行音阶及下行音阶分别代表起立和坐下;5、“节拍式的对话”规范课堂常规;6、各阶段听不同片段音乐明白自己该怎么做等等。为了让学生巩固课堂常规,开学这一个月每堂课都要做“烧回锅肉”的工作,使学生再认识、再提高。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又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把音乐课上使用的打击乐器做为奖励。久而久之,我与学生之间有了默契的配。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乐,学生们都能心里神会。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规范小学低段音乐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
        评价不是目的,提高和改进才是评价的根本目标。正如斯塔费尔比姆所强调的:“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形成性评价也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利用他评、互评、自评使学生能够及时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向既定的目标前进。
1.设计“课堂记录表”,让评价更具即时性
        音乐课程标准评价内容中提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结合评价考核。笔者为了让评价做到真实性、准确性,设计了“音乐课堂评价记录表”。这张课堂评价记录表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搜集”“提问搜集”“测试搜集”这三项进行记录。表格如下:
       
【表格说明:歌表演——是演唱与律动相结合的评价;欣赏聆听——是教材中要求聆听的乐曲;识谱——是教材中要求要模唱的乐句;器乐合奏——在这里是指打击乐对音乐的编配;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课堂纪律及课堂的整体表现】  
        根据这个表格,用“五角星”“三角形”“圆形”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及格。记录表提供了学生活动、学习效果等的关键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调整。同时,也为期末终结性评价提供详细的依据,从而科学、真实、准确地评价学生,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2.建立电子音乐成长记录袋,让评价更具全程性
        《音乐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还提出:“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建立学生的“音乐电子成长档案”,这种由学籍管理系统直接操作,全程性的详细的记载每个学期的音乐学习历程的资料,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肯定,激励学生要不断地自我发展。根据学生的情况,有关资料将在每学期末得到整理。比如: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照片、获奖证书、每学期的音乐课堂评价记录表、音乐评价记录单或自己收集的音乐作品等等。将整理结果交给班主任统一输入学籍系统进行记载。纸质的材料做为纪念性的评价奖励在期末总结会议上交给孩子保管。这样,既做到全程性又双向性的记载与保存,进一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3. 面向全体学生,让评价更具差异性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阳光评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最大可能的实现每位学生的自身价值。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分项评价。把评价项目由单一的“演唱”转变成“演唱”“演奏”“律动”“指挥”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建立“音乐作品收集卡”,让评价更具拓展性
        信息的飞速发展,学生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不同的事物,吸收来自各个地方的信息。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多听听音乐,关注音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班级中,我们观察到许多学生特别喜欢音乐,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有选择性地聆听音乐,收集适合他们的音乐,并邀请他们在课堂中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这一活动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欢,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表格如下:

三、加强全面覆盖式评价策略
  1、各科互通,实现评价的多元性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单薄的,结合大家的力量才会事半功倍。案例:一年级3班阮同学,这位学生由于受家里人比较宠爱。上课经常性爬到桌子底下;随意下位置走动,在课上,我时不时得提醒他,表扬他。比如有时会说:“阮同学上课很认真,坐得非常端正!请同学来看看,他是怎么坐的!”“我好久都没听到阮同学上课叽叽喳喳的声音了,每次看到他总是树起耳朵认真的听老师讲!特别是老师在播放音乐的时候,连音乐小精灵都喜欢贴在他的耳朵上去欣赏美妙的音乐呢!”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联合该班的其他任课老师,多多关注这个学生,进行适时表扬、引导、鼓励。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该生进步很大,上课积极发言,课堂纪律良好。
        2、家校沟通,实现评价的互利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教沟通无形中做好了桥梁。让老师和家长走得更近,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跟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家情况和阶段性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做好调整。
        评价是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不断地调整策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评价既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手段,也是改善不良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评价既要体现学生的共性,更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各个学校情况不同,各个学生各有所长。作为音乐教师,不断的总结、改进、调整,制定、开发出科学、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业评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