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河北保定白沟新城回民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4004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应注重培养综合性人才及全面性人才,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是学生比较薄弱的一项,更不应忽视其重要性。本文探讨了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各项问题而进行朗读能力培养的对策,应用对策改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现状,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语感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自身的语文朗读能力,笔者在该文中对以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研究,希望可以通过相应的针对性对策,实现学生自我朗读能力的合理培养和稳步提升,更好地发挥出朗读的重要作用。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
1.1在朗读中学生缺乏正确的指导
在大部分小学都比较重视学生语文的识字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但是往往会忽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然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教师需要重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为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参差不齐,这主要是受当地方言的影响,由于方言对于发音的影响,会阻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朗读教学很难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朗读一段文章,然后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这种简单的指导并不能起到促进作用。此外,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往往仅限于“不错”、“很好”等几个词,缺乏精确的评价引导,让学生难以理解把握阅读的重点,同时打击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朗读教学应该要注意学生语调的准确性,以及学生的语感和朗读的感情,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正确的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不是仅局限于几个简单的词语评价。
1.2朗读内容单一化,缺乏多样性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朗读的内容也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朗读的内容往往单一化通常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而课本的内容在学生预习时就浏览过,这会导致学生朗读兴趣不高,进而不重视朗读。此外,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往往会选择朗读能力较强、语速较快的学生进行朗读,便于尽快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加快了教学进程,增加了课堂内容容纳量,但是忽视了大部分学生朗读的练习,没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朗读平台。
1.3学生缺乏朗读的兴趣
在当今教学中,即便是小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由于小学生各方面的不成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不高,在实际学习中缺乏朗读的积极主动性。此外在课上集体朗读时部分学生还会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课下更加不会进行练习,这无疑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不断降低。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2.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进步可以多加表扬,通过学生的荣誉感来主动进行朗读;教师还要增加课堂的朗读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读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合适教学手段让小学生爱上朗读,主动进行朗读。
2.2通过正确的指导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在课堂中优化语文朗读教学的方式,不再采用单一的领读及跟读的方式。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待朗读能力不同的同学也不同的要求,对于看到进步的表现即表扬。除了课堂点名朗读指导学生外,可以通过朗读活动评选优秀朗读的学生,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在课文朗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例如齐读、跟读、自由朗读、影子跟读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学生逐步指导,纠正读音,标点断句,感受语感,对学生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3优化朗读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朗读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质量和效力,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3.1采用角色朗读方式优化朗读教学
角色朗读方式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朗读方式,它主要引入了角色扮演的元素,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进行有情感的朗读,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角色扮演的优势作用,达到朗读教学应有的教学目的。比如在《青蛙卖泥塘》一课的朗读教学中,扮演青蛙的学生就需要用吆喝声来朗读:“卖泥塘喽,卖泥塘!”这样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小贩的角色之中,体验这一角色的人物形象、人物行为、人物情感等等。而扮演老牛、野鸭和小鸟等角色的学生可以站在一个顾客的角度去剖析文本内容,理解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让学生在有情感的角色朗读中增强自身的朗读感悟。
2.3.2通过诗歌朗读法来开展朗读教学
诗歌朗读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注重诗歌韵律美、语言美的朗读方法,常常出现在诗歌内容的朗读教学之中。在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在诗歌范畴内,教师要优化学生的朗读过程,则可引入诗歌朗读法,让学生在诗歌朗读的框架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朗读。例如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的朗读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诗歌朗读法来让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这一儿童诗。在这一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语言的节奏美和音律美。例如“会帮助你辨别方向”“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等句子就具有比较明显的节奏美。
而且这篇儿童诗的内容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到其中语言的音律美。此外,这篇课文采用了一些比喻或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还可感受到儿童诗的语言美,有利于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2.4加强朗读基本功训练
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需要强化对字、词、句以及章节的基本功训练,从而为正确流畅的朗读奠定基础。首先,读字训练上,教师要严格按照汉语拼音的声、韵、调,引导学生在朗读教学中读的对、读的准、读的清楚响亮,加强平翘舌训练、前后鼻音训练、声母训练等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组织练习材料,消除日常生活中虚线的不规范读音,保障学生的咬字清晰。其次,在读词训练上,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精准把握词汇感情色彩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开展词素连读训练,培养学以生词为单位连读的习惯,以提高小学阶段学生朗读的流畅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儿化音以及语气助词“啊”,例如二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的课文《鸟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在标准发音习惯中,“儿”经过长期的流利连读产生了“音变”现象,形成了儿化音,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汉语拼音的书写形式,先让学生练习朗读“niǎo ér”,然后只保留了一个十分短弱的卷舌音,将“鸟儿”看作一个整体,将“ao”转变为“aor”,一口气读成。
3结语
总之,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师需要采用正确的指导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朗读内容,对于学生多加表扬,还要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党建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18):40-41
[2]潘娇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师,2018(08):31-32